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17篇
综合类   1376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220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刘莹 《世界环境》2012,(5):52-54
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十五国(即在2004年5月1日以前加入欧盟的15个国家)共同致力于在2008至2012年期间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基准年(主要是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8%。2011年3月,欧盟又发布了《2050年迈向具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路线图》,提出欧盟温室  相似文献   
202.
每一次的气候谈判,尽管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有着各种不完美和缺失,但进展总是有,成就也是实实在在的。例如德班会议的关键成果之__-“绿色气候基金”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3.
文章通过对镶黄旗60户牧户的调查访问,分析牧户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事件的认知和应对措施,结果显示:牧民对气温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而对于降雨和大风的认知与实际相悖;气候变化下牧户对草场情况和水资源状况等生态环境变化的认知来看,牧民对牧草产量、植物种类、土壤沙化、鼠虫害、地下水变化的认知比较明显;牧民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政策措施、帮助措施和合作方式,而3种措施中牧民主要采取草畜平衡和春节休牧、畜种改良和防疫措施、邻里间的互助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镶黄旗牧民的主要灾害天气主要是旱灾,占灾害天气的75%,从气候灾害事件影响方面的认知来看;气候灾害事件对畜、草、人的影响比较大,且影响程度为畜>草>人;牧民面对气候灾害事件主要采取处理牲畜、购买草料、走场、圈养、外出打工等5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4.
运用FLUENT建立空冷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出口温度、环境温度和侧风速度下空冷塔与大气环境之间的传热.结果表明:不同出口温度及环境温度对空冷塔与大气环境间的换热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出口温度升高到328K时,空冷塔近地面层空气温度上升6.22K,而其相对湿度由47.7%降至31.78%,空气干燥程度增大;随着环境温度与排气温度间温差增大,换热效果更为显著,表现为冬季空气干燥程度变化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与大气环境间换热区域影响显著,其中,当侧风风速为7m/s时,热交换影响区域可达11.17km,且空冷塔近处相对湿度由47.7%降至39.47%.  相似文献   
205.
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在生态文明建设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立法、市场,在协同作用方面存在的难题与短板以及《巴黎协定》确立的"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模式带来的困境与挑战,探索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6.
低碳社区建设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400多个社区开展了低碳社区建设。然而,我国社区低碳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还属空白,低碳社区建设缺乏依据,亟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综述和借鉴低碳相关试点工作的评价体系、国外低碳社区指标体系实践、低碳社区评价体系的国内研究、我国社区层面相关评价体系实践和我国其他考评体系实践等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定了低碳理念、低碳建设、低碳绩效和低碳创新的指标框架,遴选了32个指标,提出了一套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低碳社区的评价方法,研究还用社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和完善,并针对如何将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应用到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7.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建设低碳城市逐渐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选择。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以及国内能源产业的转型需求促进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2010年起我国已陆续开展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落实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缺少约束性和科学性、政策执行主体权责不匹配、政策内容过于宽泛、缺少专项资金保障以及对应的政策评价体系。为此提出要量化低碳城市试点的发展目标并增加其约束性;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纳入生态文明体制中,重新定位,配套对应体制机制;构建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政策评价标准并建立试点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08.
国外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的定量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的定量研究,有助于旅游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SCI/SSCI文献数据库,梳理分析国外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的定量研究进展。结果显示,30余年来国外主要采用指标方法、需求模型与选择分析方法开展相关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指标方法是运用最早、最广泛的方法,主要用于旅游资源环境变化等研究,呈现由单项指标转向综合指标的应用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需求模型主要用于天气状况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等研究,呈现由时间序列模型转向累计需求模型的应用趋势;21世纪兴起的选择分析主要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行为意愿等研究,呈现由描述统计转向离散选择模型的应用趋势。这些给我国研究的启示是:在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上,重点加强累计需求模型在旅游流相关研究中的运用,加强离散选择模型在旅游市场结构相关研究中的运用,加强系统科学方法与大数据技术在相关研究中的运用;在研究对象上,丰富中国境内气候敏感型旅游活动的相关研究,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青藏高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9.
《产业与环境》2005,27(2):84-84
环境署金融举措的Valuesto Value报告在6月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上出版.该报告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报告,收集了论文和会议文件.将来,使用者将可获得相同格式的补充材料.主题部分包括“可持续性管理、报告和指标”、“民间社会对于可持续金融的看法”、“资产管理”、“气候变化”和地区举措,配套的CD-ROM中包含了pdf格式的报告,以及很多其他与金融与可持续性相关的文件.  相似文献   
210.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国的繁荣发展。中国政府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