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31.
本文报道的是碱式电解浓缩液体闪烁计数测定海水中的方法。该方法中的关键设备电解装置是由作者自行设计研制的,其装置的阳极采用的是镀镍层厚度为0.2mm的普通钢棒,阴极是由接液杯和20号钢管组成。电解的启止由水位器自动控制,可使剩在每根电解池内的浓缩液的量的相对偏差小于3.1%。电解时的冷却采用并联隔离形式。本方法的化学回收率为85.4%,相对偏差为1.4%,检出下限为0.03Bg·kg-1。本方法也适于河水,地下水等天然水中的测定。  相似文献   
32.
杨平  叶淑君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5):1759-1767
运用环境同位素3H)建立模型来定量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和环境监测领域,大气降水浓度是这类模型中必须的输入值.目前已建立的全球大气降水浓度模型(MGMTP)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恢复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浓度的新方法,但该浓度模型后期恢复数据出现异常负值及面临适用年限等问题.因此,本文选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1960—2014年全球浓度值实测资料,基于因子分析法拓展了MGMTP模型的适用年份,并对不同的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对MGMTP模型提及的"异常负值"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与改进.最后把模型应用于南北半球的典型站点,将恢复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拓展后的MGMTP模型结果能较好地拟合实测数据.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简单易用、时间序列长、全球性适用等优点,尤其对缺少大气降水浓度实测数据的地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申慧芳  姚仁太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0):2911-2918
为了研究气态化水(Tritiated water,HTO)事故释放情况下其在植物中的迁移转化情况,选取盆栽大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苗期、花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模拟气态化水短期释放1 h,分不同时期采集样品测量大豆叶片和籽粒中的组织自由水(Tissue free water tritium,TFWT)和有机(Organically bound tritium,OBT)浓度,研究了TFWT和OBT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如果暴露试验在苗期和成熟期进行,叶片中的TFWT与周围空气中化水达到平衡的时间大于1 h,而花荚期和灌浆期则小于1 h.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豆叶片和籽粒中的TFWT和OBT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暴露试验结束后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个不同生育期进行暴露试验,收获时叶片中TFWT浓度分别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 0.122%、0.0234%、0.0948%和75.87%,OBT的浓度分别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 2.47%、4.32%、3.67%和31.68%;花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暴露试验收获时籽粒中TFWT的浓度与暴露试验结束时TFWT的浓度相差倍数分别为6486、7902和4,OBT的浓度分别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31.48%、32.03%和116.73%.4个不同生育期进行暴露试验,收获时大豆籽粒中的OBT与TFWT的浓度比率分别为5、9、34和0.4,说明摄入剂量中OBT的贡献大于TFWT,但气态化水在大豆成熟期释放,TFWT在摄入剂量的贡献中要大于OBT.因此,在植物浓度预测模型中,应根据气态化水事故释放时植物所处的不同生育期确定相应的参数,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评价的摄入剂量.  相似文献   
34.
借助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对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不同水体δD、δ~(18)O、氘盈余值(d-excess)和同位素(T)值差异明显,深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4.0‰、-9.4‰、1.5‰和8.73TU,浅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2.1‰、-8.8‰、-1.9‰和17.46TU,河水均值分别为-71.3‰、-8.9‰、-0.4‰和18.60TU,工业废水均值分别为-68.3‰、-7.2‰、-10.7‰和21.11TU;(2)补给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68.08‰、-9.24‰和5.84‰,径流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62.30‰、-8.50‰和5.66‰,排泄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75.14‰、-10.26‰和6.94‰;(3)深层地下水补给源包括大气降水和河水,受污染河水通过断层导水裂隙带补给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源包括大气降水和河水,受污染河水通过河流侧渗方式补给浅层地下水;(4)受河水影响的深层地下水氘盈余值变低,T含量升高,因此结合氘盈余值与T含量可以很好地识别区内深层地下水污染过程。  相似文献   
35.
液态锂铅合金残渣中微量氚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的系统设计中,如何严格限制损失和减小其辐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利用同位素交换法对模拟液态锂铅合金残渣中的微量进行回收.研究结果表明,同位素交换法对液态锂铅合金残渣中的回收是有效的;交换载带气的最佳组成为He 0.1% D2.载带气相同时,交换温度和交换次数对渣中的回收率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交换次数越多,回收率越高;823 K时,经过6次交换后的回收率接近80%.此外,依据气体与液态金属接触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锂铅合金滞留量释放的数学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36.
净化含气体大多是采用氧化-吸收法。在一定的温度下,催化剂使气快速氧化成水,然后用干燥剂吸收。净化效率不仅取决于催化-氧化效率,而且取决于干燥剂吸收水的能力。 我们分别对A_(12),A_(10),A_7,A_(13),A_(14),A_9,A_(16),A_(17)等干燥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部分试剂的干燥能力、吸收容量、机械强度及不同温度下的解吸能力,为除工艺及共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37.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银染技术研究HTO对莱哈衣藻核仁纤维区的辐射效应。结果显示:分裂间期衣藻核仁纤维区为由细线样结构组成的索状结构;衣藻细胞在含低剂量HTO(370kBq/mL)培养基培养1400h以后,间期核仁纤维区索状结构变得膨松,体积增大;经含中剂量HTO(3700kBq/mL)培养1400h以后,纤维区索状结构明显解体,轮廓变得不清晰;经含高剂量HTO(37000kBq/mL)培养基培养1400h后,纤维区索状结构完全解体,呈现出松散的细线样结构,同时参与rRNA合成的一种酸性蛋白明显减少,结果表明,衣藻细胞分裂间期的核仁纤维区对HTO的辐射作用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38.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制的几种疏水催化剂的主要特性,采用这些催化剂进行了室温下的H-T同位素交换实验,初步考察了氢气流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能够用于室温下从水中回收  相似文献   
39.
本工作优化了超低本底液闪谱仪LSA 3000测量水中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和测量方法,归纳总结出该谱仪测定低水平水活度的最佳测量模式、测量道值、静置时间等参数。并利用所得结论对青岛地区的环境水样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明HTO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5种海洋贝类对HTO的吸收和贝类组织中结合态的形成动态.结果显示:贝类组织中的以自由水(即HTO)和结合态形式存在,以自由水为主,其量占贝类中总比活度的97.4%以上,结合态的含量很低,仅占贝类中总比活度的0.4%~2.6%.海洋贝类对自由水的吸收速度非常快,仅2h有3种贝类(青蛤、紫贻贝和焦河蓝蛤)已达最大值.结合态的形成和积累随时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富集系数(CF)值分析表明,海洋贝类对HTO没有明显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