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氢经济开创绿色能源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它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巨大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朝向绿色清洁高效的氢经济时代进军。本文介绍了氢经济的含义和背景;氢能源高效和环保的优点;介绍了制氢技术发展以及世界各国氢能研发状况;并针对我国的氢能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战略与刘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氢能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近年来我国氢能储运技术快速发展,法规标准滞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显著,液氢储运技术标准的缺失阻碍了液氢产业发展。本文在广泛查阅、调研、梳理国内外液氢储运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液氢储运标准的建设思路和方向。对我国急需制定的液氢储运设备标准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液氢储运设备标准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双碳目标,公路货运部门需要通过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替代燃油汽车进行减排.因此,本文构建了考虑场景异质性的货运车辆生命周期净收益分析模型,对比了25t牵引车和18t栏式货车两类车队中油、电、氢三种车型在不同线路场景下的生命周期成本和收入.结果表明,氢能汽车更适用于高单价、寒冷气候的长途重型货运场景,而电动货运车型则更适用于低单价、短途、轻载、温暖气候场景,至2030年氢能汽车可在25t重型货运场景优于电动汽车,可作为氢能汽车的重点布局方向.中短期内,氢价补贴、碳税等政策无法实现货运部门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自发替代,还需要额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电解水制氢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氢能清洁无污染,并且高效,可再生,被视为未来最有潜力的能量载体。在目前的各种制氢技术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电能作为动力来电解水是最为成熟和最有潜力的技术,是通向氢经济的最佳途径。简要介绍了碱性电解槽,聚合物薄膜电解槽,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并对有关问题和电解槽的现状,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全世界拥有的机动车数量已经是6亿辆,全世界石油资源消耗的一半是用于交通运输的燃料消耗。全世界的机动车每年抛向大气层的温室气体CO2为40亿t,是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20%。由机动车所排放的PM、HC和NOX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储量有限,氢能机动车尤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首尔市政府透露,韩国利用垃圾填埋场的可燃性气体生产出氢燃料,并为氢能源汽车建设了氢能供应站。  相似文献   
17.
即使其它方面只是相同或略好一些,只要能使车辆的效率提高到现在的4-8倍,就会有助于许多问题的解决,诸如空气质量、油料使用、陈旧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等大问题,运输生产技术的变革具有成为世界环境与经济发展重要源泉的潜力。革命性的开发已经在主要的汽车制造国家进行。这些技术变革也为其它国家的大踏步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深度减碳重要工具"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制高点"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模式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创汇新增长点"模式。我国在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明确"初心"与"使命"、目标与路径,以推进能源革命为出发点,构建"大氢能"应用场景,统筹推进氢能产业技术与市场、供应与需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氢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发展规律,采用多米诺效应对电站进行事故概率和风险研究,建立氢能电站多米诺效应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基于设备受损概率模型与多米诺理论基础,提出氢能电站多米诺效应概率计算方法,并将方法运用到实际案例,结合SAFETI软件对具体多米诺事故场景进行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氢能电站易发生多米诺事故,考虑一级多米诺效应后人员潜在死亡概率增加56%。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氢能电站安全防控措施以及降低火灾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