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4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1954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179篇
综合类   4153篇
基础理论   625篇
污染及防治   762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疆尼勒克南部地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巴斯陶萨依、莫斯早特套花岗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点,锆石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巴斯陶萨依岩浆结晶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41.3±3.6 Ma,以及继承性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2.3±5.6 Ma。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这两个岩体侵位时代为早三叠世(印支早期)。  相似文献   
62.
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划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的《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收集到的区域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二次开发。并根据近三年来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新取得的水文地质钻孔资料、水化学及同位素样品分析结果,科学地对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进行了划分和印证,结合项目阶段研究成果,对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3.
郭丽珍 《贵州环保科技》2005,11(2):19-23,29
以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对该厂2002~2003年部分水质指标的统计分析,介绍了巴登福/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探讨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工艺运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65.
黄梅乱泥滩花岗岩侵入年龄为124.1Ma,完全冷却暴露地表年龄为80Ma,据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87)Sr/~(86)Sr初始比值、∈Nd值、δ~(18)0值等综合分析,均显示该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类的特征,其原始物质来自地壳。岩浆侵位深度为4.8km,结晶温度为798℃,氧逸度fO_2=1×10~(-11)a,压力P=6.57×10~8Pa岩体侵位时处于张性构造环境的陆内碰撞带。  相似文献   
66.
潜流式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去除舍碳有机污染物。但一般对舍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弱。针对这一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提高污水中氮去除率的方法。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基质来构造湿地系统.通过增加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和改变一些管理手段如间歇运作及其他方法可增加湿地系统内部的溶解氧量来创造去除氮所需环境.还可通过对湿地系统进行工艺优化设计等措施来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67.
在双台子河下游潮汐河段NO3^--N的测定,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并通过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法对比及加标回收率的实验提出;感潮河段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比色不测定水中的NO3^--N。  相似文献   
68.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脱氮与除尘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脉冲电晕放电是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达到工业性试验阶段,该文对脉冲电晕等离子脱硫脱氮与除尘技术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对其理论作了分析,并简介了工艺流程,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9.
水稻烤田期间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田间实验研究了烤田期间的土壤温度、Eh、含水量和裂缝基本性质,矿质态氮以及与氮有关的酶活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间烤田,N2O有一个排放高峰,其最高值可达75.6μg·m-2·h-1.在排放高峰后,即使继续烤田,N2O的排放值也将降低.N2O排放与尿素氮肥的施用量没有明显关系.裂缝的生成,改变了N2O的日排放规律.随着烤田时间的延长,脲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呈波动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递减,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极低.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2O排放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中的脲酶活性与N2O日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烤田期间,NO-3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正线性关系.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负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0.
利用新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环境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氮进行测定,同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法的分析速率可以达到50个样/h,NO2-N检出限达到0.001mg/L,加标加收率为94.0%-1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