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童宏胜  姚超英 《环境化学》2011,30(2):565-566
现代城市人出行大都依赖汽车等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使用频率高,影响人群广.目前杭州有532条公交线路,6889辆公交车,全年的客运量有12.44亿人次,日平均客运量已达到242.09万人次.城市公交车流动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好坏将  相似文献   
12.
富氧条件下NOx催化净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富氧条件下NOx的催化净化进行了综述与探讨,着重分析了分子筛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以及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反应中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描述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78-78
欧盟Euro4(欧4)柴油车和汽油牟PM和NOx排放标准已于2005年1月生效,但排放量限值远不如美围严格。至今,欧洲40%~50%的乘用车是用柴油的。为此,欧盟正在考虑为柴油车和汽油车制订新的PM和NOx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满足国六排放的缸内直喷汽油车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满足国六排放的某缸内直喷轻型汽油车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该车国六Ⅰ型测试循环(WLTC循环)排放的CO、THC、NOx和固态颗粒数量,以及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的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WLTC循环工况覆盖范围广、车速高、加速度大的特点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车辆冷机起动、暖机过程、瞬态过渡工况和高速大负荷工况对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大,研发合理的车辆起动、催化剂起燃和暖机热管理策略、提高发动机瞬态过渡工况响应性是控制排放的重点;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的颗粒物数量排放呈单峰分布,在15 nm附近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光化学污染形成的重要前体物,汽油车的蒸发排放是VOCs的重要排放来源。排放清单是表征汽油车VOCs排放的重要手段,汽油车的VOCs蒸发排放因子是建立源排放清单重要的数据基础。该文通过整车蒸发排放试验获取国五和国六轻型汽油车的热浸和昼夜VOCs排放因子,为建立汽油车VOCs排放清单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国五轻型汽油车热浸VOCs平均排放因子为(0.11±0.11) g/h,昼夜损失平均排放因子为(0.61±0.29) g/d;国六轻型汽油车热浸VOCs排放因子为(0.095±0.077) g/h,昼夜损失平均排放因子在(0.23±0.16) g/d。研究表明昼夜排放测试中,蒸发密闭室内VOCs质量排放上升速度先快后慢;相较于国五车辆,国六车辆车的昼夜排放改善更为明显,且使用95号汽油的车辆比使用92号汽油的车辆蒸发排放略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对福州市的柴油车和汽油车排气检测结果分析,和对车辆实际使用出现的情况观察,对它们的排气污染和其它方面性能作一比较。柴油车的排气污染物和汽油车相比,除了在微粒排放方面比汽油车严重外,其它污染物排放比汽油车排气状况好。并且柴油车在油耗等实际使用性能方面和汽油车相比有较大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柴油发动机在各方面性能上又有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机动车温室气体甲烷(CH4)排放因子缺乏的问题,利用便携式尾气测量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对13辆轻型汽油车开展实际道路车载测试,获得汽油车CH4排放因子及排放特征.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CH4排放因子随着国标加严而下降,国6轻型汽油车CH4排放因子相较于国1车辆下降了约94.5%.基于CH4逐秒排放特征分析发现,在实际行驶工况下CH4排放变动剧烈,排放峰值通常出现在高速或高加速工况.同时,研究发现CH4排放因子与燃烧效率(MCE)、机动车比功率(VSP)呈现显著相关性,通过CH4与MCE、VSP的关系构建了轻型汽油车不同标准下的基于MCE及基于VSP的排放因子模型.以一辆国4汽油车实测值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估,该车CH4排放因子的实测值为(3.9±0.6) mg·km-1,基于MCE、VSP的模型模...  相似文献   
19.
WLTC循环下汽油车氨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WLTC(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轻型汽车驾驶循环)循环下常规污染物和行驶工况对汽油车NH3排放的影响,选定一辆满足国Ⅴ排放标准、配备TWC(three way catalyst,三元催化器)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轻型汽油车,测定其在WLTC循环下CO2、CO、NOx和NH3的摩尔排放量.结果表明:CO、NOx与NH3排放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和0.321.NH3高排放的出现除了伴有CO的高排放外,还需车辆具有高速和持续的正向加速度.用配备TWC尾气后处理装置前、后NOx排放量的差值表示NOx的转化量发现,NOx的高转化量并不一定对应NH3的高排放量,在循环后期大量产生的NOx会抑制NH3的排放.由于VSP(vehicle specific power,比功率)能综合反映行驶工况,研究行驶工况对NH3排放的影响时主要分析VSP与NH3之间的关系,通过VSP聚类方法将VSP划分为不同区间,得出当VSP Bin(vehicle specific power bin,比功率区间)大于0时,基于CO2的NH3排放基本呈随VSP Bin增大而增加的规律,并且基于CO2的NH3排放量最大值对应的VSP Bin为持续正向加速工况.研究显示,常规污染物中CO和NOx对NH3的排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速度作为行驶工况的表征参数之一会直接或通过影响CO和NOx的排放间接影响NH3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王鸿宇  黄成  胡磬遥  李莉  陈勇航  徐健 《环境科学》2017,38(6):2294-2300
选取25辆国2~国5标准在用轻型汽油车分别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与定容全流稀释采样法(CVS)开展了排放实测,分析了两种方法实测的排放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排放水平总体随排放标准提升而呈下降趋势,国2和国3标准车辆中存在一定的高排放现象,国4及以上标准车型排放相对较低.VMAS和CVS方法的排放相关性随标准提升而显著下降,对国4及以上标准车辆的CO和HC+NO_x排放的相对偏差分别达到197%和177%.对较高排放车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75~0.85;对较低排放车辆,相关系数仅为0.46左右,若将在用车排放标准进一步收严,采用VMAS检测的误判率将显著上升.随着我国机动车排放水平的不断下降,总体来看,VMAS检测对高排放标准车辆的适用性相对较差,有必要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