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48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566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51.
皖北朱仙庄矿塌陷湖水域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桂和荣 《地球与环境》2017,45(3):277-282
以皖北朱仙庄矿塌陷湖水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分析等手段,对Pb、V、Cr、Cu、Co、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塌陷湖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的高低顺序为VCuNiPbCrCo,变异系数依次为PbCoCrCuNiV,其中Pb、Co变异系数分别为99.7%和93.6%,空间分异大。箱体图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环境背景值,塌陷湖Ⅱ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塌陷湖Ⅳ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朱仙庄矿塌陷湖水域重金属元素来源存在差异,其中Pb、Cu来源于煤矸石淋溶作用;V、Co来源于燃煤作用;Cr来源于自然界,Ni元素具有来源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852.
黄运 《世界环境》2014,(5):20-22
<正>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让地处瑞士东部的小城达沃斯闻名于世;一年一度的亚洲论坛,让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声名远播;而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畔的小镇朱昌,将因一年一度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而华丽转身,成为国际性的标志,蜚声国内外。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可与博鳌论坛相媲美的论坛,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  相似文献   
853.
三峡前置库汉丰湖正式运行后,水体由河流形态转变为兼具湖泊、河流特征的特殊形态,导致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汉丰湖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汉丰湖面设定7个采样点,于2018年1~12月对汉丰湖各点位分层采样,监测营养盐和Chl-a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汉丰湖上中下层水体垂直混合较均匀,营养盐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TN浓度在1~9月呈波动减小趋势, 10~12月逐渐增加,月平均浓度为1.52 mg·L~(-1).NO~-_2-N浓度在1~4月波动减小, 5~6月急剧增大, 7~12月波动减小,月平均浓度为0.05 mg·L~(-1).NO~-_3-N浓度表现为1~6月逐渐降低, 7~12月逐渐增加的趋势.NH~+_4-N浓度在7月最高,为0.44 mg·L~(-1),其余月份变化不明显,月平均值为0.09 mg·L~(-1).TP、DP和SRP浓度全年呈现波动变化,增减趋势不明显,其平均浓度分别为0.17、 0.11和0.05 mg·L~(-1).汉丰湖磷盐主要来源于上游的南河和桃溪河,且大体呈现出由上游镇东大丘至下游调节坝递减的趋势.各营养盐中,TP为汉丰湖藻类生长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854.
铁锰在贵州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分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贵州阿哈湖 1982年扩容后 ,长期受到煤矿废水的污染 ,大量铁、锰元素随废水带入湖中 .研究发现 :主要来自酸性矿山废水的还原态溶解铁、锰离子在入湖向下游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地分离 .受岩溶地区湖泊较强的酸中和能力及近年人为石灰投放的影响 ,湖泊未被酸化 ,Fe2+,Mn2+在入湖运移过程中由于氧化速率的差异 ,在不同的湖区发生沉积 ,形成了铁、锰在水平迁移上的明显分离 ;锰在深湖区上层沉积物中富集现象明显 ,并在沉积深度上与铁形成垂向上的显著分离 .经过陆源校正 ,证实铁、锰在阿哈湖的显著分离的开始是对该湖扩容事件的响应 .扩容后下游沉积物中铁含量逐渐减少 ,孔隙水中溶解铁分布特征也指示铁还原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下层 ,表明铁在沉积后再迁移能力较弱 .锰还原过程则发生在上层沉积物中 ,再迁移能力很强 .本研究还提出了来自煤矿废水的Fe2+、Mn2+在入湖水平运移过程中 ,铁、锰逐步分离、富集以及在沉积深度上的分离模式 .  相似文献   
855.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856.
不同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净化效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有关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有广泛报道,但现有成果多来源于静态的室内研究,所用植物多为生活型接近的物种.为了比较不同生活型植物对河道污水的原位净化效果差异,构建了由水芹菜(Oenanthe javavdnica)、马尾草(Equisetum flu-viatile)、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等4种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塘系统,研究塘中不同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中氮、磷等指标去除效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能适应河道污水水质和水量均不稳定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污水中CODCr、NH3-N、NO3-N、TN和TP等指标均有去除作用;但各种植物对不同指标的去除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浮水植物水芹菜和沉水植物狐尾藻综合净化效能较强.整个植物塘系统对CODCr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1.4%;而对NO3-N的去除率最低,只有5.7%.研究成果对滇池人湖河流及其它类似污染水体的生态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57.
由于人口压力巨大,我国湖泊退田还湖总量有限.笔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大城市郊区现有的湖泊和湖泊群,应将主要功能转变为调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发挥其在景观美学上的作用.笔者以武汉东西湖为例,对湖泊的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学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58.
洞庭湖临界入湖洪量变化及对防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在高水期入湖洪量较大时洞庭湖调蓄量变化的特点,得出由于下游流泥沙淤积造成的城陵矶水位逐渐抬高,洞庭湖在高水期开始发挥调洪削峰作用的临界入湖洪量在逐渐减小,而且随着淤积的加剧,1日调蓄量随入湖洪量增加的速度在逐渐增大的结论,以上两种不利情况是洞庭湖调蓄量被动增加的具体体现。调蓄量的增大加重了长江中游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859.
通过对汕头市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秋风水库和河溪水库的准保护区、集水区土壤进行重金属Cd、Hg、As、Pb、Cr、Cu、Zn、Ni含量测定与分析,并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开展评价,结合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等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河溪水库周边土壤以重金属Cd污染为主,而秋风水库周边土壤以重金属Hg污染为主.河...  相似文献   
860.
为了探究包头南海湖冰封期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湖区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细菌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差异.从门水平来看,沉积物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从属水平分析,优势类群集中在硫杆菌属(thiobacillus)、未命名厌氧绳菌科(norank-f-anaerolineaceae)、未分类绿弯菌科(unclassified-p-Chloroflexi).对沉积物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TN、NH_3-N、C/N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thiobacillus在南海湖冰封期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预防黑臭水体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应在以后研究中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