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剑波 《四川环境》2011,30(2):83-87
二沉池的运行状况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与沉淀池内水流特性密切相关。传统的沉淀池设计基于理想沉淀池假设和静置沉淀实验,对沉淀池内的水流特性考虑不多,设计参数选择范围宽,经验性强,不能保证沉淀池内的泥水分离和浓缩效果。计算流体力学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数值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构筑物在设计条件下的内部水流特性和行为的研究,为预测沉淀池的运行状况和结构改进的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对沉淀池内的水流特性和流体力学在沉淀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2.
43.
概述了沉淀池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根据模型的维数不同,详细介绍了各种模型的原理、发展历程及适用范围,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A/O池-沉淀池-消毒工艺在处理医院废水中是可行的。原污水经过厌氧、好氧两个生物处理过程,可以同时去除水中大部分的COD、BOD5、悬浮物、氨氮、磷。通过实际的运行操作表明:该工艺具有效率高、能够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投资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管理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采用调节池-高密度沉淀池-活性砂滤池-消毒为主要处理工艺,处理钢铁工业废水并回用,介绍该工艺技术特点、主要构筑物的技术参数以及运行效果。工程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总硬度、浊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85%及62%以上,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要求。处理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   
46.
耿土锁 《环保科技》2004,10(3):9-11
论述了含油废水的不同来源和机械加工含油废水的特征 ,以及物理法和生物化学法的处理效果。介绍的工艺具有组合方法优化、处理效果好和生物处理负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本文根据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投药量计算,反应效果和沉淀池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48.
数值模拟方法在二维沉淀池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介绍了数值方法在沉淀池悬浮物浓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并尝试通过数值模拟过程建立起沉淀池沉降效率与几何尺寸间的关系 ,将其作为约束条件之一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沉淀池优化设计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阐明了这种基于数值计算的优化设计模型的可行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纸浆纤维回收+混凝迷宫沉淀+砂滤”的碱法制浆中段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试验规模2m~3/h的生产性试验,提出了该项处理技术工艺必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运行要点。试验证明该处理工艺科学合理,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对BOD_5、COD、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2.5%、85.2%、92.1%、94.4%,处理后的水能用于生产,回收的纸浆纤维也可以再利用。该技术适用于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及其不制浆造纸的综合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50.
邓中瑜  黄文论  封荣朝 《环境科技》2007,20(4):37-38,42
高密度人造纤维板污水的CODCr,BOD5及甲醛等浓度均很高,污水经格栅除去漂浮物后进入微电解池,利用新生态H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利用Fe3 的絮凝作用去除污水的CODCr,SS等;污水进入絮凝沉淀池后,通过调节pH值,投加PAN及PAM,将水中的有机物和SS吸附、沉降;污水进入ABR系统后,经水解、厌氧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及难溶的有机物降解,提高其可生化性;最后污水进入SBR处理系统,经过进水、曝气氧化、沉淀、排水、闲置等5个阶段不断循环后,水质得到有效降解.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