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361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084篇
基础理论   634篇
污染及防治   168篇
评价与监测   161篇
社会与环境   8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长江口潮滩含氯有机物的分布与TOC、粒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30-532,553
  相似文献   
42.
室内培养底栖端足类日本大螯蜚饵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探讨了5种饵料对海洋底栖端足类日本大螯蜚的培养效果。实验指标为存活率,生长速度,日增长率和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青岛大扁藻与新月菱形藻1:1混合液的培养效果最佳,合成饲料是较好的补充饵料,螺旋藻粉不宜作为日本大螯蜚的培养饵料。动物性饵料培养效果不如植物性饵料,但对日本大螯蜚的早期快速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本对珠江三角洲水体中来源广、毒性大的多氧代芳香化台物(PCAs)在两种自然沉积物和活性污泥中的吸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球江广州诃段鸦岗底泥和顺德鱼塘底怩中,1,2,4一三氯苯、1,2,4,5一四氯苯、五氯苯主要呈现为Fruendlich非线性吸附,六氯苯、2,4,6一三氯酚、五氯酚、七氯和Aroclor1260则表现为线性吸附,而在活性污泥颗粒物上几种PCAs均表现为线性吸附。PCAs的吸附行为与Kow有一定关系,但主要与固体颗粒物中有机碳和粘土成分含量有关.有机碳和粘土成分的高低不仅影响PCAs在颗粒物上吸附容量的大小,其比值还决定了PCAs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44.
大连湾沉积物中PAH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集大连湾附近海域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70-3558.88ng/g,平均值1152.08ng/g。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油类污染为主。其含量分布,大连港附近海域最高,东北部靠近大连湾煤码头航道测站次之,由西北和东北向南逐步递减,呈现出明显的两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45.
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对Cu(Ⅱ)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3.5小时;吸附量随pH的升高先增大而后减少,pH=6.0左右时达最大;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46.
吴博任 《环境》2007,(9):54-55
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生物质.生物质中蕴藏的能量,被称为生物质能.但是,只有植物才是生物质和生物质能的"创建者".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将水和CO2生成有机质,即生物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质中,成为生物质能.当生物质分解时,蕴藏其中的化学能就会释放出来(如燃料燃烧发热),或转变成其它形成的化学能(如生成沼气).由此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把碳固定下来,转变成有机生物质.  相似文献   
47.
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质通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溶解态生源物质通量的准确估算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底栖生物活动以及海流、海浪及潮波与海底地形地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使得该通量的准确估算十分困难。本文综合分析讨论了近年来提出的各种计算该类通量的物理模型及参数的确定方法 ,并结合在中国黄、东海等陆架浅海水层—底栖生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的需要 ,比较深入地讨论了应用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8.
中国近海沉积物在生源要素循环中的功能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含量与其粒度、河流输入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沉积物粒度由粗到细 ,有机质含量由低到高 ,OC ,N ,P的含量递增 ,S和Si含量递减。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涉及到Eh ,pH ,温度 ,OC含量 ,Fe3 /Fe2 值 ,水动力条件 ,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间隙水的S体系 ,以及生物扰动等因素 ,它们影响着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早期成岩过程和循环。一般而言 ,中国近海沉积物—海水界面S2 -,HS-,H4SiO4,PO43 -,NH4 的扩散通量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水 ,而SO42 -,HCO3 -,NO3 -,NO2 -的扩散通量从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海水界面生源要素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昭青 《交通环保》2004,25(2):49-50
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大会于2004年2月9-13日在IMO伦敦总部召开,来自74个成员国和1个准会员国、2个政府间组织和18个非政府间组织观察员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其将在获得代表全球商船吨位35%的30个国家批准的12个月之后生效。该压载水公约分为规则条款和附录两个部分,现对其有关要点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50.
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由固体颗粒、土壤气体、土壤溶液和微生物及有机质组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演变过程,一般讲,从岩石演变成2.5cm的表层土大约需要500年之久。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生长在土壤中的绿色植物提供的,然而在自然环境中,土壤同样受到各种污染。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及大气降尘等物质。1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方面的研究,应当首推在七五期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完成的《中国土壤背景值》,它已由中国环境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该书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