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安全科学   45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1298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11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简讯     
<正>太湖蓝藻不成灾先进科技作用大近日,中国环保网记者在太湖周边采访得知,由于采取了"智能实时监测"等科技治藻手段,今年太湖没有发生一起蓝藻污染水质事件。蓝藻不成灾,苏州、无锡、雷州三个环太湖区的市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水。让太湖有了清澈的湖水、丰茂的水草、悠然自得的鱼虾……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固相萃取-GC/MS测定北京市9条河流的水样中的多环芳烃(PAHs),并对其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种USEPA优控的PAH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水样中PAHs以2~3环的PAHs为主,占PAHs总量的63.1%~86.8%;水样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176~1 425 ng/L,其中坝河水样中PAHs含量最高,北运河的最低;市内河流PAHs的污染较郊外河流严重,主要与人类活动,尤其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市内河流通惠河、坝河上游采样点PAHs要明显高于下游,可能与河流稀释作用有关;位于郊外的北运河、潮白河、潮河和白河上游含量要低于下游,很可能与沿途排污及地表径流有关。PAHs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生活服务区的高温燃烧和汽车尾气带来的石油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3.
枯水期环渤海16条河流N_2O释放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枯水期环渤海16条河流N2O溶存浓度及释放通量,分析了河流N2O与氮浓度的响应关系,讨论了河流的N2O释放系数。结果表明,枯水期16条河流TN浓度介于5.53~37.49 mg/L,均超过Ⅴ类水标准。河流N2O处于过饱和状态,其溶存浓度及饱和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40.10μmol/L和203%~390 245%。N2O溶存浓度与NH4+、TN显著正相关,表明河流氮负荷增加会极大促进N2O的产生和释放。研究采用5种常用通量模型对N2O释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不同模型间通量结果差异很大。BO04方法估算通量最大(均值217.27μg N2O-N/(m2·h)),分别是LM86模型结果的5.5倍、W92a的2.3倍、W92b的2.9倍及RC01方法的1.7倍。W92b通量均值与5种方法的通量均值较为接近。研究对16条河流N2O排放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其整体变化范围介于0.002 9~0.008 0,均值为0.005 8,高于IPCC的建议值0.002 5。因此,文章建议加强河流N2O实测与估算通量的对比研究,以减少在缺乏实测通量时由于模型选择不当造成的通量误差。  相似文献   
114.
以南京市城南河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上中下游的水体样本,分析水质中的氮、磷、COD等水质指标,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了城南河不同位置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城南河水体中的平均总氮为30.06 mg/L,总磷为6.14 mg/L,COD为42.03 mg/L,均超过国家V类水质标准。结合外观,城南河属于严重污染的典型黑臭河流。DGGE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南河具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优势菌群主要是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2大类群,且不同取样点细菌种类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5.
山川、河流、瀑布、小溪、田野、猛兽、花丛、飞虫、蓝天、白云,这些动态或是静态的景物是否能够让你感受到自然给予你的爱意?自然的关,自然的诱惑,是否让你感受到她的魅力?自然中的风起云涌,荆棘丛生,狼群野兽,是否可以唤醒你那原始的冲动?荒野是自然最为客观的那一部分,没有人类对自然的渲染,没有人类对自然的指点,没有人类对自然的修饰,调动你身上每个细胞感受那最纯粹的自然——荒野!  相似文献   
116.
伊犁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伊犁河流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盐碱土Cu、Zn、Pb、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并计算其理论基线值.采用基线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环境背景值评价法和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法对流域土壤进行对比污染评价.结果表明:①基线因子污染评价显示流域内4种典型土壤类型以As的污染最为突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分别有7.14%、9.76%、7.50%的样点达重度污染;其次为Pb,栗钙土有7.32%的样点达重度污染,且As和Pb的变异度最大,表明人为扰动大.②环境背景值评价显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As,其次为Cu、Zn、Pb;③土壤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显示,Cu、Zn、Pb在4种土类中均优于二级洁净度,Hg为一级洁净度,As在灰钙土中为中度污染,黑钙土、栗钙土、盐碱土为二级或优于二级.比较3种评价体系,基线因子污染评价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特性及土壤发育过程,且可将污染评价定位到样点;而背景值污染评价因建立于区域背景值,忽视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自然迁移、淀积过程;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则以土壤环境安全度为主要评价目的.  相似文献   
117.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氮湿沉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但是氮污染已成为该流域水质的主要威胁因素.该研究对汉江的金水河流域开展了为期1 a(2012-02~2013-02)的氮湿沉降观测,并利用氮输出模型估算了氮湿沉降对河流氮负荷的贡献量.结果表明雨水中总氮(DTN)的浓度在0.24~2.89 mg·L-1之间,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及有机氮(DON)分别占42.8%、13.3%和43.9%;雨水氮浓度随降雨量增大而变小,明显受到降雨的稀释作用.流域内氮湿沉降主要来自人类活动,沉降负荷在4.97~7.00 kg·(hm2·a)-1之间,受降雨量的主要影响,上游地区的氮湿沉降负荷>下游地区>中游地区,春夏两季约占全年氮湿沉降的81%.流域氮湿沉降对河流氮负荷贡献量约为34 000~46 000 kg,只占流域氮肥贡献量的5.05%~6.78%,远小于流域内农业活动化肥氮的贡献量,不是河流氮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8.
张柏发  陈丁江 《环境科学》2014,35(8):2911-2919
以浙江某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010年的水质水量和氮源数据及LOADEST模型,估算了逐年河流NO-3-N通量和净人类活动氮输入(NANI),分析了河流NO-3-N通量和NANI的年际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关系,探讨了每年NANI、滞留氮库、自然背景源对河流NO-3-N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980~2010年,河流NO-3-N通量和NANI总体上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均在1998年左右分别达到峰值5.74 kg·(hm2·a)-1和77.5 kg·(hm2·a)-1;过去31 a,河流NO-3-N通量和NANI分别净增加了~42%和~77%.化肥氮和大气氮沉降是NANI的主要来源,分别占了NANI的~48%和~40%.河流NO-3-N通量的年际变化不仅与NAIN(R2=0.27**)和化肥氮输入量(R2=0.32**)显著相关,而且与河流年均流量(R2=0.79**)或降雨量(R2=0.63**)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意味着河流NO-3-N的来源除了当年的NAIN,还受滞留氮库的影响.所建立的以NANI和流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河流NO-3-N通量变化(R2=0.94**).该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NANI和流量分别降低30%的情况下,河流年均NO-3-N通量将分别减少~21%和~30%;每年的NANI、滞留氮库、自然背景源对河流当年NO-3-N通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3%、~24%、~23%.河流NO-3-N通量长期的年际变化是NANI和水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滞留氮库的影响,与源控制方式相比,增加"汇"景观应该能更加快速地削减河流NO-3-N通量.  相似文献   
119.
对连云港市赣榆区唯一的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塔山水库的青口河、旦头河、汪子头河等三条入库河流布设监测点,开展连续12个月的水质状况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项目选择氨氮、总氮、总磷、叶绿素、透明度、pH、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共10个指标,重点分析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4项指标.研究认为调查时期塔山水库水质处于中度及以上富营养化水平,库区主要污染来自入库河水.  相似文献   
120.
根据马仲河流域污染状况,通过采取河道底泥治理、排污干管截流、建造人工湿地和河道护岸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来恢复马仲河流域生态功能,并以此达到净化河流的目的。本文为北方地区中小河流及支流河的全面达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