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01.
部分反硝化(NO3--N→NO2--N)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硝酸盐废水处理方法,其可以结合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源、低能耗脱氮.本文以葡萄糖为碳源,对比研究3种部分反硝化驯化方式:R1(SBR缺氧)、R2(SBR缺氧-好氧交替运行)、R3(SBR缺氧搅拌伴随低曝气).经过120d驯化后,对三种反应器污泥进行沿程实验,探索3种反硝化规律.结果显示引入溶解氧驯化后的R2、R3污泥相比R1能够更好地实现部分反硝化,且R3最佳.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运行109d时R1,R2,R3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溶解氧参与的R2,R3反应器中的优势菌属为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45.44%和34.96%,这是该菌首次作为反硝化污泥优势菌属被报道.另外R1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要远大于R2,R3,这也从侧面说明R2,R3的反硝化菌更专性.初始pH值对R3驯化污泥影响的批试实验表明,初始pH值对亚硝酸盐积累有明显影响,且初始pH值越高,亚硝酸盐积累越多.  相似文献   
102.
LED红光/蓝光对栅藻LX1生长及产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鑫  胡洪营  杨佳 《环境科学》2010,31(2):513-519
基于藻细胞叶绿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及蓝光用于光合作用,研究了LED红光/蓝光对栅藻LX1生长及产油特性的影响.在1 400 1x的同等光照强度下,以红光、蓝光和红蓝光为光源时,栅藻LX1的比生长速率分别比白光高出15.8%、13.2%和18.4%,藻细胞密度和种群生物量增长速率也明显大于白光;其中,以红蓝光为光源,栅藻LX1生长最快,培养至第4.5 d时,栅藻LX1的藻细胞密度和种群生物量增长速率最高可分别达到白光的2.7倍和3倍.表明LED红光/蓝光的光能效率更高,对栅藻LX1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以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为光源时,培养17 d栅藻LX1的油脂总产量分别为0.27、0.34、0.31和0.28 g·L-1;油脂含量分别为43.3%、39.5%、36.3%和30.1%.可见,以LED红光/蓝光为光源,栅藻LX1生长得到促进的同时单位藻细胞油脂含量略有下降,但油脂总产量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3.
多环芳烃在土壤-蔬菜界面上的迁移与积累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尹春芹  蒋新  杨兴伦  王聪颖  卞永荣  王芳 《环境科学》2008,29(11):3240-3245
研究了南京市工业区周边污染农田土壤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由土壤向蔬菜迁移的特征及其在蔬菜体内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蔬菜体内PAHs的浓度与其生长土壤环境中PAHs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土壤中PAHs的浓度显著高于生长在该土壤上的蔬菜根和茎叶组织中的浓度(p<0.05),根中PAHs的浓度显著高于茎叶组织中的浓度(p<0.05).蔬菜根中低环PAHs与PAHs总浓度的比值(∑LMW-PAHs∑PAHs)显著高于其土壤中相应的比例(p<0.05).与高环PAHs(HMW-PAHs)相比,LMW-PAHs易被蔬菜根部吸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生长在同种污染土壤中的4种叶菜类蔬菜体内PAHs的浓度差异不显著,即这4种蔬菜吸收积累PAHs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4.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堵塞机制:堵塞成因及堵塞物积累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建锋  徐祖信  李怀正 《环境科学》2008,29(6):1508-1512
为解决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堵塞问题,需首先探明人工湿地的堵塞成因和堵塞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规律.在发生堵塞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通过研究基质间各物质与雍水面积、基质间空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人工湿地发生堵塞的成因主要是基质层中不可滤物质的积累,并得出以砂子为基质的人工湿地每mL基质间不可滤堵塞物超过18.23 mg时即会出现雍水表观现象;同时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人工湿地布水口周围容易先产生堵塞现象,堵塞层主要分布于距布水管下10~20cm处;基质中不可滤无机物积累的程度比不可滤有机物更明显,且有随着水流方向沿程迁移的趋势;有机物质积累于基质深度基本呈负相关性,基质越深,有机质含量越少,雍水后基质表层有机质含量高于其它各层.  相似文献   
105.
Humic acid is an important pool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Generally,the presence of refractory humic matter in aquatic systems would decreas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Cd and hence control the bioaccumulation of Cd in benthic animals.In the present work,we applied a suspending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articulate and dissolved fractions of humic acid as Cd sources for the bivalve Meretrix meretrix an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bio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d adsorbed on di...  相似文献   
106.
Constructed wetland (CW) is the preferred means of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because of its natural treatment mechanisms and function as a secondary or tertiary treatment unit. CW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Korea for secondary e uent of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minants in the accumulated sediment at the bottom soil layer and to reduce the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of the free water surface CW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iggery wastewater e uent from a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ominant phosphorus existence types at near the inlet of the CW were non-apatite phosphorus (59%) and residual phosphorus (32%) suggesting that most of the particles of the influent are made up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dead cells. Sediment accumulation is important when determining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over the lifetime of CW. Continuous monitoring will be performed for a 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CW system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107.
生物除磷系统启动期聚磷菌的FISH原位分析与聚磷特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应用FISH对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 (EBPR) SBR反应器启动期的微生物进行原位分析,考察除磷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聚磷菌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关系动态变化及其聚磷特性.结果表明,以异养菌为主的活性污泥经过厌氧/好氧驯化后,聚磷菌大量富集,在全菌中的比例由11.5%增加到40.48%.启动过程中,生物系统内菌群竞争持续进行:首先,聚磷菌淘汰异养菌,历时5 d;聚磷菌种群内选择过程历时19 d;经过优势聚磷菌群的二次增长后,共计34 d完成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富集过程中快速增殖的聚磷菌不能立刻行使除磷能力,要有一段“积累期”形成一定的PHA和poly-P储备.表现为污染物去除效率滞后于聚磷菌的增殖,经过4~8 d的 “积累期”后上升出现峰值.二次增长的优势聚磷菌群也经过“积累期”后才发挥作用.FISH图片显示,快速增殖期的聚磷菌菌体小,菌群结构松散.经过“积累期”之后,菌体不断增大,并开始紧密聚集形成致密的团状,此时反应器处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8.
基于GIS的中国物质积累基础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发展的积累,这种积累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地区发展的结果往往直接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上。因此可以从资源角度出发,在资源转化视角下,以区域物质财富为着眼点来反映区域发展进程。基于此,提出物质积累基础概念,从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构建物质积累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以2005年为例,定量计算中国分县物质积累指数,集成分省物质积累指数,从分县和分省两个尺度系统评价了中国物质积累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分县尺度看,2005年中国县域物质积累水平高低两端差异悬殊,中等水平占主体,呈现明显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南半壁物质积累水平明显优于西北半壁;中国贫困地区物质积累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地区相对超前,两类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为显著;②从分省尺度看,中国分省物质积累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水平间基础设施水平差距最大,是引起省域尺度上物质积累状况差距的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109.
以自主筛选的小球藻为材料对尼罗红荧光染色进行条件优化,并用该方法追踪微藻在污水中的油脂含量变化。实验发现,微藻只有经过超声波破碎,染色才会出现荧光,DMSO的添加会增强荧光反应。最终确定其染色条件为:DMSO与藻液体积比为1∶5,超声波破碎5 min后染色5 min,NR质量浓度1.5μg/m L。在其应用方面发现,微藻的油脂积累量只有培养基的一半,说明污水不利于微藻油脂的积累;最佳采收时期为平稳期,此时微藻的产量和油脂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壤中铍的背景值结果。背景值含量范围为0.85~3.91mg/kg,算术均值为1.95mg/kg,几何均值为1.82mg/kg。呈近似对数正态分布。从土类分布趋势看,高山土较全国均值偏高,铁铝土较全国均值偏低。铍含量有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湖南、甘肃,陕西及宁夏等省(自治区)内,因其进行过铍的冶炼或加工,可能已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