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2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91.
分形维数在洪水分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数阶积分是分形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分数阶积分进行时间序列维数估计,其精度比box维数、量规法等方法高。在此方法的基础上,以金沙江上游石鼓站42年的流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流量散点序列进行了分形分析,在初步证明洪峰散点序列是一种分形的前提下,将分数阶积分应用到洪水分期上,通过估算的维数确定洪水分期原则并定量划分了洪水的分期时间,论证了洪水分期的合理性,并将分数阶积分估算维数法与容量维数法进行比较。对比传统洪水分期方法,分形维数分期结果较为客观,受经验和人为影响较小,但是容量维数方法需要选择大量的洪峰点,分析计算的工作量很大,而分数阶积分具有运算方便、结果准确等优点,而且建立的分形函数关系方便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92.
因为现有关于江河洪水调蓄区的立法只是将调蓄洪水当作蓄滞洪区的唯一功能进行保护,而没有充分考虑生态安全问题。所以,本文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论述对江河洪水调蓄区多元生态功能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对生态安全属性的分析揭示了现有立法不能适应江河洪水调蓄区多元生态功能保护的需要。法律理应通过保护对象、保护方法和保护主体的革新,从“单一蓄滞洪水功能保持”逐渐过渡到。多元生态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493.
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水淹没范围的计算分析是防汛救灾管理和灾害损失评估的核心任务,而利用高新技术对洪水进行监测管理、计算分析和灾害损失评估,一直是防汛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此,探讨防洪流域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对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体系结构、系统内容、系统功能和技术特点等进行详细说明,采用较为成熟的模型技术和计算机手段,研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实现多源数据管理、洪水演进模拟、淹没范围计算和灾害损失评估等功能,并在海子水库防汛救灾管理工作中运行良好。应用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分析模型能准确地计算模拟洪水淹没范围;洪水淹没面积的计算精度以及灾害评估和预测分析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空间数据精度的优劣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完备程度。  相似文献   
494.
Problems with extreme floods have been aggravatedin Germany mainly due to loss of flood retainingareas caused by river regulation measures in former centuries,and byintensified use of the former naturalflood plains.The situation may have been worsenedin t…  相似文献   
495.
沟谷型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的影响是工程地质领域一直关注的热点,而其运动过程则主要体现在滑坡堵江形成的堰塞坝地貌形态上。通过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拍和模型分析深入探讨了四川省巴塘县措纳学错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和灾害链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空间分布的复杂微地貌反映了滑坡体不同的运动特征,2#滑坡运动区与堆积区交界处滑坡物质由于左旋或右旋剪切运动形成滑坡垄;在堆积区2#III-1由于拉伸运动形成了滑坡台地;同时,在2#III-1边缘由于压缩运动形成了滑坡脊;在与1#滑坡接触碰撞下,滑坡物质发生翻转并倾覆至坝体中央,形成巨型块石组成的甲壳相;在堆积区末端2#III-3子区,滑坡体的径向扩展运动形成滑坡丘。同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堰塞湖回水淹没过程,结果表明,回水淹没77.2 d后堰塞湖面由海拔3 298 m上涨到4 410 m,此时堰塞坝发生溃决。最后,计算了堰塞湖溃决洪水运动参数并对下游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峰值流量约为27 392 m3/s。  相似文献   
496.
497.
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是基于单元网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易于与气候模式进行耦合,从而揭示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复杂影响,为分析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洪水的响应特征提供技术支撑。作为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构建了基于5 km×5 km网格分辨率的西苕溪流域VIC径流模拟模型。利用流域出口横塘村水文观测站1990~2000年日流量观测数据并结合西苕溪流域的汇流特点,采用Dag Lohmann汇流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VIC模型对西苕溪流域日、年径流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良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相对误差Er分别为077%和343%,模拟日或月流量的确定性系数和Nash Suttcliffe系数都大于075,特别是对洪水年汛期流量过程的模拟,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80,模型对洪水的模拟可信性较高  相似文献   
498.
姚惠明  沈国昌 《灾害学》2000,15(2):70-73
1949长江流域 6月~ 9月持续降雨 ,上游降雨总量超过中下游 ,有些测站为实测以来最大 ,洪水过程包括多次洪峰。长江干流洪峰流量较一般 ,但其长历时洪量和年径流量较为稀遇。上游来水比重大 ,宜昌以上 30 d总入流占汉口以上的 2 / 3以上。灾情以中下游为最大  相似文献   
499.
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他带领中央电视台记者进入洪雅林区暗访,被山上放下来的滚木砸伤了腰。林区狂砍天然林事件被曝光后,他在家里接到两次来自洪雅的匿名电话,称已派三名杀手到重庆要取他的人头。吴登明回答,我情愿用我的人头,换洪雅百万亩天然林!  相似文献   
500.
王春来  谢龙大 《灾害学》2001,16(4):57-62
1999年梅雨期间,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新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99630”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降雨、水位都超过历史记录。在特大灾害面前,各级防汛部门精心调度,正确指挥,各地发扬风格,团结抗洪,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