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1126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36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针对污水处理运行过程COD、BOD5、TN和TP实时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絮体形态参数的偏最小二乘法模型.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污泥絮体形态特征进行提取,基于相关性从提取的形态参数和试验期间的运行参数中选择模型的输入变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输入变量与4个水质指标的预测关系模型.结果表明,COD、BOD5、TN、TP的交叉有效性系数分别为0.736、0.682、0.839、0.618,絮体形态参数与水质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982.
配制模拟生活污水,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在连续曝气条件下进行好氧颗粒污泥(AGS)的培养,研究完全好氧〖JP2〗模式下AGS的快速培养及其同步脱氮除碳特性。结果表明:污泥第7天即出现颗粒化,平均粒径032 mm,〖JP〗连续曝气SBR中NH3〖FK(W。*9〗〖CD*2〗〖FK)〗N、TN、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53%、774%、975%;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接种絮状污泥,与颗粒化相关的丝状菌属、动胶菌属丰度显著提高,HN-AD菌作为脱氮功能微生物,其物种多样性也得以丰富。  相似文献   
983.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素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马切切  袁林江  牛泽栋  赵杰  黄崇 《环境科学》2021,42(8):3886-3893
对已发表的62个来自国内外污废水处理设施中活性污泥的16S rRNA扩增子数据进行数据发掘和分析,旨在揭示不同进水性质、温度及处理工艺对应的污泥菌群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整体有着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丰富度,不同活性污泥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差异,样品中常见的优势菌属有ThaueraNitrospiraComamonasDechloromonasRhodoferaxAquihabitansAcidovorax等.温度与NitrospiraAquihabitansTerrimonasDechloromona等多种关键的脱氮微生物呈负相关,当温度低于15℃时,32座污水处理厂对TN和NH4+-N的去除率仅有49.67%和63.19%.BOD5/COD值越大的污水处理系统,ZoogloeaArcobacterAcidovoraxAcinetobacter等优势功能性菌属相对丰度也越高,污染物的去除率也越高.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A2O工艺性能要优于OD、CAS和CMAS工艺,ComamonasRhodoferaxNitrospiraNovosphingobium等多种功能性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要高于其它3类工艺.  相似文献   
984.
985.
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小试装置研究Mg2 、Mn2 、Ni2 、Zn2 、Co2 和Mo6 单独存在时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Co2 浓度在2 mg/L以下时,对活性污泥活性稍有抑制,其他离子则均有促进作用.Mn2 、Mo6 、Zn2 、Mg2 和Ni2 的促进浓度范围分别是:0.5~3 mg/L,0.5~5 mg/L,0.5~1 mg/L,5~20 mg/L,0.25~1 mg/L.在各自最佳浓度条件下对活性污泥活性促进的主次顺序为:Mg2 >Mn2 >Zn2 >Ni2 >Mo6 .  相似文献   
986.
Mn2+、Mo6+和Zn2+对活性污泥内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比耗氧率的影响, 确定了Mn2+、Mo6+和Zn2+的最佳促进浓度, 并研究了在各自促进浓度范围内3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内胞外聚合物(EPS)组分(蛋白质、糖类和核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Mn2+、Mo6+和Zn2+的最佳促进浓度均为1mg·L-1. Mn2+和Zn2+对EPS各组分的影响较大, 而Mo6+基本没有产生影响. 试验同时发现, 经低温贮存的污泥, 其EPS含量下降, 其中多糖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87.
底质耗氧行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源益  戴树桂 《环境化学》1995,14(6):537-540
本文介绍了底质耗氧速率方程,速率常数k值比较及温度对k值的影响等,对南排污河等底质的研究表明:k值大,污染严重,故可用k值估计底质污染的轻重。另外,温度升高,底质耗氧速率常数增大。  相似文献   
988.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餐饮废水采用新型SBR工艺——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ICEAS)法处理的市场化前景。  相似文献   
989.
射流曝气技术及装置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目前射流曝气技术及装置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