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涠洲岛沉凝灰岩母质发育土壤的两个典型剖面八个土样的粘粒矿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火山口距离不同的两个剖面土壤粘粒矿物组成不同,1号剖面以2:1型粘粒矿物为主,2号剖面则以1:1型粘粒矿物为主;结合其它分析结果,讨论了两个剖面土壤粘粒矿物组成不同的原因、对土壤有关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形成和分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和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湘南第四纪红粘土及其发育土壤的粘粒矿物学组成和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湘南第四纪红壤的粘粒矿物组成以高岭石为主,其次是1.4nm过渡矿物.经过人为耕种尤其在水田条件下,蛭石和水云母的含量增加,铁的活化度增大.土壤表面电荷数量(CECpH3.2、CECp、CECv、AEC)和电荷零点(pH)的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23.
在区域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和构造控矿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桂西北隆或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店的穹隆构造、深断裂控矿、多层位赋矿和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既具有普遍性,又表现出特殊性,其原生成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来自深部岩浆源分异作用,但由于是在地壳中成矿.不可避免地受到部分地层的物质和流体的混杂,因而属于地慢上隆-构造岩浆活化分异-深大断裂导矿-次级断裂、背科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4.
利用浸涂法在石英光导棒上制得了TiO2光催化膜。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膜的形貌和晶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膜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iO2膜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2种晶相组成;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光解;当苯酚初始浓度为0.98mg/L时,反应2.5h后的降解率为86%。  相似文献   
25.
西安城区秋季大气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估西安大气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程度,2008年8~10月,利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采集了西安城区气态和颗粒态大气样品.分别利用GC-MS和GC/ECD对低溴PBDEs和BDE-209进行分析,12种PBDEs的总浓度(气相+颗粒相)范围为37.43~620.30 pg/m3,平均值为216.28 pg/m...  相似文献   
26.
分别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和Fritz-Schlunder三种等温吸附平衡关系,对粒内表面扩散控制时的搅拌槽液相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学模拟研究,同时指出日本《化学工学便览》第四版和第五版中关于求取粒内表面扩散系数部分内容所存在的问题。若按上述《便览》中的公式或图去求粒内有效表面扩散系数Ds,则其平均误差将可能达到340%左右,这是因为铃木基之和河添帮太朗等人在利用“单点拟合法”确定有效表面扩散系数Ds时,错误地将无因次吸附时间等于1.0视为吸附平衡时间所致。文中还对《便览》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27.
用电子显微镜的负染色技术,对史氏甲烷短杆菌H13( Methanobrevibactersmithii H13)、嗜热甲酸甲烷杆菌CB12( Methanobacterium thermoformicicum CB12) 、拉布雷甲烷粒菌Z( Methanocorpusculum labreanum Z) 的表面结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史氏甲烷短杆菌H13 和嗜热甲酸甲烷杆菌CB12 的表面层由规则排列的四边形亚单位组成;前者每个亚单位直径为5~7 nm ,亚单位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 ~8 nm ,后者亚单位直径为9~12 nm ,亚单位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1~14 nm .拉布雷甲烷粒菌Z的表面层是条纹和颗粒状或丝状组成的网状结构.每根条纹宽3~4 nm ,条纹之间的距离为6~8 nm .3 株产甲烷细菌的表面层各不相同,其中嗜热甲酸甲烷杆菌CB12 和拉布雷甲烷粒菌Z的表面层结构十分独特,明显不同于已报道的产甲烷细菌和古细菌的表面层结构.  相似文献   
28.
彰武县阿尔乡围封沙地的地貌特征及土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彰武县阿尔乡围封沙地按地貌特征可分为五种地貌类型:即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风蚀洼平地和丘间低地。五种地貌类型上的植物组成、植被覆盖率、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颗粒组成都具有明显差异。土壤调查结果表明:风沙土的土壤剖面特征是沙层深厚,没有明显的剖面层次。腐殖质层薄,表面有沙压层存在;土壤水分特征是水分含量低,蓄水能力差,没有底墒;土壤养分特征是有机质含量低(0 . 13 %~1 .0 1% ) ,全氮含量低(0. 0 480 %~0 . 0 913 % )。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即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土壤颗粒组成特征是砂粒含量高(79. 97%~95. 5 3 % ) ,粘粒含量低(3 . 3 7%~9. 83 % )。粘粒含量分布规律为: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砂粒含量分布规律为: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地  相似文献   
29.
30.
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气(气相)-粒(颗粒相)分配是影响POPs在大气中分布、迁移和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POPs的气-粒分配特征有助于提高POPs环境归趋预测的准确性,对区域范围内的大气POPs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经典的POPs气-粒分配理论及模型,总结了有关大气中几类典型POPs在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分配特征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不同种类POPs气-粒分配的一些差异性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大气中新型POPs气-粒分配特征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