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11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进行生态学与经济学系统分析方法的交叉探索,将能值这一全新的生态经济度量尺度引入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表,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的直接消耗系统和完全消耗系统分析,弥补经济学分析中自然环境投入价值缺失的同时,为复合系统能值分析中各系统间互作分析的量化评价探索了新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中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之间存在经济能值的依存关系,有着直接的相互作用。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子系统间的经济能值交流网络较为发达。在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中,渔业对种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达到3.461×10-2,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也最大,达到了8.423×10-2;种植业对渔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达到了7.685×10-2。林业与种植业、渔业、畜牧业互相的完全消耗系数都比较小,林业和其它三个子系统的经济能值交流较弱。种植业子系统是整个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渔业和畜牧业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对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起了重要作用。林业子系统是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交流网络的薄弱环节。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以加强各子系统间的互作,提高物质与能量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2.
污泥投配率对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装置采用半连续流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反应器,污泥培养接近成熟后开始每天按不同污泥投配率加泥和排泥.结果表明:污泥投配率在3%~10%时,有机物分解率先增大后减小,去除率均在30%以上;污泥投配率在15%和20%时,污泥的有机物去除率非常小;污泥投配率在5%时,有机物分解率最大为41.2%;单位VSS产气量随污泥投配率的增大而呈先急剧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污泥投配率为5%时,单位VSS产气量为0.60 L/g,符合美国污水处理厂设计手册标准,其他污泥投配率下该指标均小于0.4 L/g.因此,认为实验用污泥中温消化的最佳污泥投配率为5%,这时污泥的可消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73.
王春艳  田磊  俞敏  刘毅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4742-4748
电力行业消耗了全球约8%的水资源,电力生产与输配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与水资源之间的相关关系被定义为电力行业水-能耦合关系.本文从电力行业水耗和节水潜力研究、电力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匹配研究、电力行业水-能耦合关系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三个角度对国际上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技术选择对电力行业的水-能耦合关系影响较大,电力生产的需水量与各地水资源禀赋在空间上不匹配,电力行业水-能耦合系统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且面临迫切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4.
以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应变的损伤识别方法。提出将伪比能变化率作为损伤识别指标,并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用改进粒子群(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参数,建立PSO-BP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建立一座三跨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以桥梁易损区域作为损伤识别对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以伪比能变化率作为损伤识别指标,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桥梁单位置和多位置损伤的定位及损伤程度识别,损伤程度识别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14%,且网络内插能力优于外延能力。与传统BP神经网络比较,PSO-BP神经网络拥有更为精准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5.
超声波在低声能密度下处理污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超声波在0.014W/mL、0.025W/mL、0.031W/mL、0.035W/mL四个声能密度水平下,作用时间在0~60min范围内对生活污水厂污泥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声能密度下,超声波处理污泥45min可以使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出率超过10%,同时可以使污泥中氨氮的含量降到5mg/L左右。  相似文献   
76.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际、国内很多组织对可持续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过研究分析。本文对各种评价方法做了分析,认为现有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法(ESI)、生态足迹法(EF)、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法(EmSI)、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SEI),并对每类方法的理论和应用作了介绍。通过分析指出不同方法适用范围与每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分析可持续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5·12大地震这一特殊的灾害对人类体适能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人类抗灾体适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人类抗灾体适能是人类在经历灾害时,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具体指个体维持自身与灾害发生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理环境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健康,减少灾害损失的能力。  相似文献   
78.
循环经济是实现以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资源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的发展模式。定量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基于能值理论,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经济社会能值、资源利用、环境压力和综合指数5个方面评价了福建省自2000年以来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消耗不可更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下降;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资源利用率低,净生态效益低下;废弃物还未对环境造成过大压力,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不可更新资源利用,加强保护和开发可更新资源,逐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福建省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79.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优化能源供应与合理配置,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0.
为解决支架面对冲击地压产生的强冲作用容易失效、失稳的难题,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1种新型矿用圆弧形薄壁防冲吸能装置。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防冲吸能装置与原有方形预折纹薄壁装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新型防冲吸能装置在不同壁厚和不同轴向模块堆积个数情况下的屈曲特性。结果表明:圆弧形薄壁装置相比于方形折纹薄壁装置在相同厚度情况下其总吸能提升近20%,比吸能提高63%,装置防冲优势明显;在装置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模块轴向堆积个数可有效降低压溃峰值荷载、荷载波动系数,增加平均压溃荷载;随着装置薄壁厚度降低,压溃峰值荷载、压溃平均荷载、总吸能与比吸能均降低,荷载波动系数增加,曲线波动性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