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562篇
安全科学   654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1574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251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猪场污水季节性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3套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在不同季节处理猪场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对有机物降解情况可用一级降解模型模拟;传统型湿地系统NH4 -N去除率在各季节稳定在52%,而沸石和沸石-煤渣型系统冬季NH4 -N去除效率分别从秋季的89.8%和93.4%下降至冬季的64.2%和73.5%,春、夏季回升至80%左右.冬季湿地系统中生物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减弱影响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TN的去除;3套不同基质系统中,沸石-煤渣型系统各高度层硝化强度均为最高,沸石型和沸石-煤渣型系统的反硝化强度明显高于传统型系统,与实际运行过程TN去除率变化相吻合.采用沸石作为基质有利于系统的反硝化进程和TN的去除.垂直流系统对TP去除率随季节性变化波动不显著,但随着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基质层对TP的吸附逐渐饱和,去除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环境试验箱围护结构由高温降至低温时的非稳态传热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使用有限容积法及TDMA进行围护结构传热数值计算来分析3种不同降温工况下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提出了围护结构质量系数概念,用以简化计算其降温时的耗冷量.  相似文献   
73.
对一种富烯土型三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三效活性和较好的启燃温度特性,具有较宛的空速适应范围,在空速为84000h^-1时,CO,NOx的转化率仍在90%以上,HC转化率仍在70%以上,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经实验室快速老化实验,即相当于实车行驶8万km,CO劣化系数,1.09,HC劣化系1.05,NOx劣化系数1.06,该催化剂经桑塔纳轿车整车28工况测试,其交化效果与该车配置的美国Engelherd公司的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74.
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还原与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隽  胡勇有  仲海涛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585-1592
采用投加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菌丝球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通过研究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与总Cr浓度及pH值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包括还原与吸附,以还原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适宜条件(30℃,150 r·min-1,pH=1.30,投加量10.0 g)下菌丝球能在48 h内将100 mL浓度为10~200 mg·L-1Cr(Ⅵ)溶液中的Cr(Ⅵ)全部去除,其中对总Cr的吸附率为30%~50%,对Cr(Ⅵ)的还原率则达到了99%以上,吸附平衡后解吸出来的Cr的形态95%以上为Cr(Ⅲ).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对菌丝球去除Cr(Ⅵ)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球只有在低pH值时才能达到对Cr(Ⅵ)较好的去除效果.溶液初始pH值及Cr(Ⅵ)初始浓度的降低、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的升高均能提高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率,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及菌丝球投加量的增加均可提高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率,温度则主要通过改变菌丝球的结构形态来影响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作用.菌丝球对Cr(Ⅵ)及Cr(Ⅲ)均存在吸附作用,吸附在菌丝球上的Cr(Ⅵ)在酸性环境下易被还原成Cr(Ⅲ).  相似文献   
75.
76.
化学活化法制取污泥衍生吸附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有机污泥按照一定的工艺制作污泥衍生吸附剂。结果表明,氯化锌作为化学活化剂在吸附剂的生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热解温度是影响吸附剂性能的最主要因素,750℃是最佳热解温度。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新疆八一钢铁公司高炉烟煤的特点,指出了喷煤系统存在的缺陷,总结了高炉喷吹烟煤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8.
苏警东 《林业劳动安全》2003,16(1):40-40,42
本文从节增效的角度谈提高沸腾炉的效率,即通过调节风量,风室风压,沸腾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79.
McCaffrey等估计轰燃前火灾温度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估计室内轰燃前火灾温度的多种方法中,McCaffrey等人提出的方法比较典型。该文根据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对室内火灾的重要影响,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McCaffrey等人提出的这一方法进行了初步和理论上的改进;结合室内火灾的控制因素,对有机玻璃火灾的回归结果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估计室内轰燃前火灾温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Tezuka,1984)。但在1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Nakanishi,1995)。最近,琵琶湖北湖的藻类爆发显著增加了溶氧的消耗,导致了湖底层溶氧的减少。如果湖底层溶氧持续减少,底泥储存的磷就会释放到湖水中,从而加快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琵琶湖南北10个点1994年4月至1995年3月每月1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深入剖析了全湖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分布,不仅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湖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分析认为绿素a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