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25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冯锐  肖莉 《防灾博览》2004,(1):27-28
农历8月15日,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亲人团聚,把酒赏月,共诉衷肠,即使千里之外,人们也手举金杯,眼望明月,将自己的思念、祝福遥寄远方的亲人。公元1999年9月20日晚,台湾艺术家们与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们欢聚在宝岛的一个幽静典雅的名叫西海岸的地方。此处远望灯火如海,近观彩光迷离,两岸的艺术家们沉浸在  相似文献   
102.
对回燃这一特殊火现象的发生机理及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地下商业街发生火灾时烟气温度高、人员疏散困难等特性,对地下商业街火灾回燃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指出可以通过控制送风风量和流速、降低可燃组分和控制点火源的措施来抑制回燃的发生,为进一步研究地下建筑火灾中烟气回燃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COD/SO42-比制约的群落生态演替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的动态试验和配套的静态试验,考察致变因子 COD/SO42-比制约的乙酸型顶极群落的结构、优势种群的组成和生态演替的规律; 阐明乙酸型代谢和乙酸型顶极群落是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揭示乙酸型顶极群落内平衡与反馈调节的生理代谢机制,并以因变因子**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碱度来表征生态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三维实现生态位.  相似文献   
104.
105.
基于2003—2017年三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群的变化和2017年水库干支流水质数据,全面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特征,并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浮游植物种类丰富,监测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2属,细胞密度在7.5×10~4~2.8×10~7cell/L之间变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0~3.0,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之间,说明三峡水库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三峡水库浮游植物季节性演替特征呈硅藻和甲藻向蓝藻和绿藻演替的趋势,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密度在2008年175 m实验蓄水后大量增长,且优势藻类由河道型藻类向湖泊型藻类转化。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三峡水库干流处于中营养状态,支流在春季主要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秋季支流比春季支流的富营养化程度低,主要处于中营养状态,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透明度(transparency,SD)为水质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湖南省中亚热带次生林的种群动态,建立了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结构模型以及材积或生物量动态模型,提出了中亚热带次生林的演替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7.
根据我们对南岳广济寺森林群落的实地考察及其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该群落是一种尚未报道的新类型,即水丝梨+甜槠-尾叶山茶+花竹-蔓赤 车群丛(Association of Sycopsis sinensis+Castnopsis eyeri-Camellia caudata+Phyllostachys nidularia-Pellionia scabra)。该群落内有维管束植物69科116属149种;其属的区系是以热带性质成分为主,温带性质成分为辅,各占56.19%和43.81%;其种的区系成分以华夏、东亚、中国-日本和华东至华中等四种类型为主,同时本群落具有明显的华东至华中过渡交迭性质。在群落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占71.14%和28.86%,草本植物中的多年生和一年生类型各占22.82%和6.04%。本群落可以明显划分为乔、灌、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层。这一群落是中亚热带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地理亚带中的常绿阔叶林,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仍将保持以水丝梨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但其亚优势种——甜槠将可能会被多脉青冈、中华石楠、长叶石栎取代。  相似文献   
108.
109.
植物区系学中的特有现象是其研究的重点内容,对特有现象的概念、类型、起源及其研究意义作了详细的论述;其次,总结了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情况、生活型、分布区学、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与起源等研究成果;第三,介绍了研究特有现象的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地理学方法和等位酶分析方法;第四,指出了中国植物区系中特有现象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认为应该集中力量重点研究滇黔桂、横断山脉以及华中等3个地区的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组成、起源、演化与扩散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突显,使得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已跃升为国际政治、经济等议题的榜首。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到“G8+5”领导人对话会议等,都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核心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