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安全科学   323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1083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90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分析表明,锅炉烟尘测试设备自动化水平低、采样点不符合规范要求和过量空气系数在烟尘浓度计算中的应用导致锅炉烟尘测试结果产生误差。  相似文献   
32.
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分配系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从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公式,研究了以不同极性相上测得的烃类化合物保留指数预测其分配系数的准确性,得出弱极性柱上测得的化合物保留指数能更准确的预测其分配系数,从而为烃类化合物分配系数的测定和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3.
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根本的方法是控制物料流失。本研究对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进行物料平衡测算,确定各工序物料流失总量及污染物排放系数,提出减少流失、降低排污系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34.
原政云 《环境工程》1997,15(1):54-58
以唐山市亚行贷款环保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说明应用矩阵法的内容、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螺旋压力机打击时冲量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冲量矩的计算方法.所得结论可供振动分析、隔振设计及进行机器基础的土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6.
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最优化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计算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最优化方法,并用此法对岷江蕨溪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了该段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  相似文献   
37.
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学庆  孙英兰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4):347-350,359
在胶州湾水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计算了各个点源的响应系数,分担率及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胶州湾内COD各入海污染源均有余量,不需要削减.胶州湾东北部N、P污染较严重,污染物入海总量已经超过海域的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将为胶州湾污水排海、海域水质管理、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提出了一种新的、更趋精确合理的关于冷拉螺旋叶片坯料的展开与放样计算方法 ,并从实践中探索出叶片在展开与放样时其内径的精确修正系数k之值。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长沙市芙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探讨.在运用主成分分析中,设计了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综合评价系数: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系数.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体制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五个方面对芙蓉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0.
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影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大气复氧速率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自1924年以来国内外对紊动水体复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和发展过程及其研究成果,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目前众多的复氧理论和公式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天然河流,要通过复氧实验确定复氧系数,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