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34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865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含中间层的DSA电极电催化氧化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更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利用自制的含锡锑中间层的钌钯氧化物涂层电极对有机废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处理,并利用SEM、XRD等方法对电极中间层、表层进行微观表征。微观测试表明,基体、中间层、表层之间结合力较强,有利于增强电极寿命;水处理实验表明,电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由于该反应体系需要外加电解质加强传质,这在实际运用中为废水中盐度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10 g/L、pH=5、极板间距=2 cm时,电催化氧化体系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62.
采用实验室控制试验研究了甲基对硫磷降解菌在竹林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降解效果及其与土壤物理特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邻单胞菌(DLL-1)具有高效性,甲基对硫磷初始浓度为15 mg/kg干土,第5 d竹林土壤上、中和下层的降解率分别为88.6%、85.9%和79.2%,相应的半衰期为2.5、2.84与3.79 d。甲基对硫磷在土壤中的不同粒径范围吸附情况是不同的,从而影响DLL-1菌的降解效果,表现为土壤中粘粒含量与降解率呈显著正相关。孔隙度也是影响降解效果的一个因素,上中下3层的降解率随着孔隙度的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63.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8和2.2倍,说明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即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化和选择的过程,ASBR的抗冲击的能力较强说明随启动的进行和种群的优化,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增强,对VFA的降解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4.
本文采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11辆国Ⅰ~国Ⅳ标准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测试,利用GC-MS对样品中典型烷烃进行定量分析,解析重型柴油车尾气典型烷烃排放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排放标准对重型柴油车尾气中正构烷烃、藿烷类有机物排放有显著影响,总体呈现随排放标准的加严而降低的趋势,相比于国Ⅰ测试车辆,国Ⅳ测试车辆正构烷烃、17α(H),21β(H)-C30藿烷(C30-藿烷)、22S-和22R-17α(H),21β(H)-C31升藿烷(22S-C31升藿烷;22R-C31升藿烷)总排放因子分别降低了72.23%,64.95%,70.78%和74.68%.气相正构烷烃呈双峰前锋型,以C17~C18为主峰碳,固相呈单峰前锋型,以C18~C21为主峰碳.藿烷类有机物其22S-C31升藿烷/(22S-C31升藿烷+22R-C31升藿烷)的比值在0.46~0.56之间,平均值为0.50,符合石油中藿烷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总排放因子与17α(H),21β(H)-C30藿烷总排放因子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其R~2为0.926 8.此外,行驶工况对测试车辆正构烷烃及藿烷类有机物排放有较大影响,非高速工况下排放因子是高速工况的1.69~2.42倍.  相似文献   
65.
为识别港口机械作业特征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在对珠三角港口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位作业量油耗的分作业方式、分机械类型的精细化港口机械排放清单估算方法,并对该方法油耗估算值与港口油耗统计值、其他估算方法油耗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其可靠性与适用性,最后利用该方法建立了珠三角2014年港口机械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对于珠三角本地港口,该方法油耗估算值与统计值无明显差异(相对误差为-5.9%~6.8%);对于其他研究区域港口,油耗估算值、统计值与其他估算方法估算值的差异均在合理范围(-35.8%~53.8%和-17.5%~2.6%)内,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适用性.清单结果显示,2014年珠三角港口机械排放的SO2、NOx、CO、PM10、PM2.5和HC分别为633.6、4610.6、3391.2、226.9、216.0和728.8 t.其中,集装箱码头是最主要的港口机械使用场所,集装箱专用机械和水平运输机械是主要贡献机械类型.通过清单的横向对比和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该研究所建立的清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该研究建立的清单估算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我国在港口机械保有量和油耗数据统计方面的不足,为完善港口城市排放源清单建立、污染减排评估及空气质量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6.
汪宇  王志春  嵇萍  陈多宏 《环境工程》2017,35(12):77-81
基于EOF方法分析2016年珠三角9城市日均AQI指数,前3个空间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90%,得到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3种主要的空间分布类型。整体一致型方差贡献71%,9城市空气质量优劣表现一致,当发生污染时,以静稳天气为背景,佛山、江门、中山和东莞污染较为严重。南北相反型方差贡献12%,夏季南部城市普遍优于北部,冬季则相反,这与珠三角区域南北方向上的主导风向有关。东西相反型方差贡献7%,以地面风场辐散(或辐合)为天气背景,纬向风可能是造成东西部空气质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文章构建了环境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对于提高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丽水市生态资金绩效审计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市县行政区实际,指明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能有效提高财政经费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审计服务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介绍了天津国电津能热电有限公司与某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了公司内#2机组引风机的变频改造工作;通过该服务公司对项目设计、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节能量确认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工作,风机改造取得了成功,不仅降低了能耗成本,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完成天津市"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鼎湖山秋季大气细粒子及其二次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子锐  王跃思  刘全  刘鲁宁  张德强 《环境科学》2011,32(11):3160-3166
利用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仪(TEOM)及大气细粒子快速捕集及其化学成分自动在线分析系统(RCFP-IC)于2008年10~11月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定位站进行了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二次无机组分(SO42-、NH 4+和NO 3-)与相关污染气体组分的同步观测与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HYSPLIT轨...  相似文献   
70.
超滤处理洗涤污水循环利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锦  蒋金辉 《环境科学》2007,28(2):387-391
采用不同材质国产超滤膜聚丙烯(PP)、聚丙烯腈(PAN)和聚砜(PS),进行了洗涤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的现场中试研究.结合超滤工艺出水水质和膜污染分析,3种膜材质中PAN膜较优,有效去除了水中浊度、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长期循环洗涤对衣物的白度无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性分析,超滤出水较高COD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水中LAS引起的.超滤膜对细菌、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较低,出水通过紫外消毒,当紫外线密度≥3?750 J/m2时,微生物水平能够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根据不同水力反冲洗条件下膜渗透通量和净产水量比较,PAN膜最佳水力反冲洗条件为0.5 h反冲洗2 min.长期运行时超滤膜化学清洗方法采用碱洗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