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52篇
  免费   1232篇
  国内免费   1915篇
安全科学   5486篇
废物处理   335篇
环保管理   4017篇
综合类   13172篇
基础理论   2175篇
污染及防治   850篇
评价与监测   708篇
社会与环境   1243篇
灾害及防治   613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876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2366篇
  2013年   1629篇
  2012年   1686篇
  2011年   1668篇
  2010年   1329篇
  2009年   1485篇
  2008年   1671篇
  2007年   1444篇
  2006年   1198篇
  2005年   1050篇
  2004年   1001篇
  2003年   1154篇
  2002年   809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OPC是一种建立在COM技术基础上的用于加工控制的OLE。从本质上说,OPC定义一种共用接口,这种接口能够使接口开发工作一经完成就很容易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52.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总结了优化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线性系统优化模型的结构及寻优方法;从6个特征方面横向比较了部分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研究动态提出了对该领域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53.
水资源条件约束下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特点和本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认为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干旱化趋势将长期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城镇化进程缓慢是制约本区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水资源严重缺乏条件下西北农村地区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小城镇社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的小城镇,建立农村地区新型生态能源结构,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55.
长江三峡区间数字流域水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球陆地一公里基础高程GLOBE数据 ,采用Martz和Garbrecht研制的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自动提取长江三峡万县~宜昌区间的河网水系、各子流域分水线、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河网结构拓扑关系 ,从而构成该区域的数字流域和数字水系。结果表明该模型生成的水系是可以接受的 ,与 1:10万地形图上长江三峡万县~宜昌区间的水系一致 ,这为空间分布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备的空间信息数据。最后 ,探讨了数字流域水系在流域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 ,构建的数字水系可为中尺度以上流域水体和水生生物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平台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6.
生态工业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从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工业的基本定义出发 ,对生态工业建设层次进行详尽分析 ;并结合代表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地区——吴县市、邗江县和邳州市的具体案例 ,通过对其产业构成、主导产业、消费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总量与人均水平的对比分析 ,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 ,实施末端治理并逐步推广清洁生产这种较低层次的生态工业建设模式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生态工业的建设则要采用生态企业以及生态工业园区这种较高层次的建设模式。为确保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最后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四方面提出了生态工业建设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57.
58.
城市灾害相对承载力分析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城市系统综合承灾能力,这一直足被普遍关注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在综合型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城市系统灾害相对承载力评价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城市复杂功能系统中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划分及其相互影响分析,找出各子系统中对承灾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加权整合后分别得出社会安全指数、经济"软"指数、环境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应用这些承灾能力指数建立了灾害相对承载力模型.建模计算过程中发现因素量化方式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是比较重要的,会影响灾害相对承载力的合理取值,因此以经济"软"指数为例,提出了用协调度系数乘积代替原计算式值以使其取值范围在合理区间内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59.
事件     
《环境》2008,(7)
北京开出首张限塑罚单;“天下第一肉”标价88万;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加强环保宣传;可可西里为藏羚羊搭“帐篷产房”;广东对生态发展实行分类考核;南方遭遇“非典型梅雨”。  相似文献   
60.
为了更好地发挥产氢产酸/同型产乙酸耦合系统在废水厌氧发酵生产乙酸方面的优势,有必要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获得该系统产酸的优化条件.利用经过加热处理并活化的厌氧污泥作种泥,以模拟废水中的葡萄糖为底物,针对发酵时间、底物浓度、种泥浓度、初始pH进行4因素10水平均匀设计实验,得到了乙酸生产指标与产酸条件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也得到了以高乙酸产量为主要目标导向同时兼顾高乙酸产率和高乙酸生产强度目标的优化条件;优化条件实验乙酸浓度比均匀设计中最高乙酸浓度提高20%左右.研究表明,将均匀设计应用于废水产氢产酸/同型产乙酸耦合产酸条件优化,可以避免盲目性,迅速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