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36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622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皮革铬鞣废水中铬的定性特征曲线。利用吸光度加合定律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建立测定铬的实验室校准直线方程,相关系数γ=0.9960.以此作为测定铬鞣废水及回收铬渣中铬量的实验室回归直线方程。并对本法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结果令人满意。本法不仅大大简化了铬量测定的步骤.而且在提高分析效率的同时获得同等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同时,高温气体过滤技术越来越成为许多企业迫切需求的技术,很多科研机构及企业也开始潜心研究能在高温情况下对粉尘进行过滤的技术.然而,太棉高温气体过滤技术早在30年前即已在英国研制成功,并开发出专门用于传统滤料所不能承受的高温滤料,该滤料在国外各行业已应用近30年,在冶金及节能行业应用得尤其出色.  相似文献   
103.
104.
污染场地治理工作作为一项环保重点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染物识别作为污染场地治理工作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关乎到污染场地治理的治理成本的高低、治理方法的选择以及治理效果能否达标等关键环节。本文以电石法氯碱(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离子膜法生产烧碱)企业为例,针对此类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识别过程以及识别要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5.
综合概述燃煤锅炉结渣的生成机理及内外因素。并计算分析各项判别指标,提出了结渣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6.
107.
利用流化床电极从铜镉渣中回收有价成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化床电极从铜镉渣中回收铜、镉及锌,其中铜、镉经一次电解后的回收率和纯度都在99%以上;锌以ZnSO_4的形式回收,其回收率大于95%。该工艺简单、快速、分离效果较好、无二次污染。采用该技术可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采用BCR法连续浸提研究铬渣中铬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铬渣中总铬和六价铬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通过铬渣动态连续浸提实验与静态浸提实验研究了浸提剂和活性炭对铬渣中铬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p H值为3.1的醋酸浸提剂浸出液中铬浓度最低,且添加活性炭后的静态浸出液中铬的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已筛选获得的甲烷氧化混合菌,选取填埋场覆盖土(LCS)、矿化垃圾(AR)和塘渣(TZ)3种填埋场周边易得的材料为供试生存基质,从基质选择性及长效性角度进行了甲烷减排应用条件的探究及使用效能评估.结果表明,在TZ、LCS、AR、TZ-AR和LCS-AR这5种生存基质中,TZ-AR最适合甲烷氧化混合菌的生长,且TZ与AR的复配比例以5∶5为最佳.甲烷氧化混合菌在TZ-AR的粒径≤4 mm和含水率为20%时具有最高甲烷氧化能力.一次性接种甲烷氧化混合菌在静态体系中的最佳使用有效期为31 d.其在接种量为0.08、0.16、0.20 m L·g-1和0.25m L·g-1时甲烷氧化速率无明显差异,从工程应用角度而言,8%的接种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某发电厂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发生的高温再热器管屏积渣问题,从运行参数、 配煤方式、水平烟道吹灰器型式及受热面变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运行中锅炉含氧量偏低,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是造成高温再热器管屏间积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