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81.
一种纳米级不定形碳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纳米级不定形碳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Li-Na-K碳酸盐的共熔体系中生成的碳粉对四环素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性能.在298K下,碳粉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27.76 mg·g-1.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p H依赖性,当溶液的起始p H在2~11,p H为4时碳粉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最大.溶液中的阳离子对吸附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随着阳离子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减小.离子交换作用可能是吸附的原理之一,还可能同时存在静电引力、氢键等作用.分别使用0.25 mol·L-1的Ca Cl2和Na Cl溶液进行解吸实验,解吸效率在7.42%~25%,解吸效率较低,说明吸附的化学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82.
对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优化,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将参加显色反应的水样体积由4.0 mL增加至8.0 mL,比色皿厚度由10 mm增加至20 mm,方法推荐检出限由0.20 mg/L降至0.05 mg/L,实验室检出限为0.042 mg/L,改进后的方法对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83.
SiO2纳米颗粒内嵌强化介孔TiO2单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性能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决定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介孔TiO_2单晶(MSCs)的吸附性能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在MSCs内部构建SiO_2纳米颗粒吸附结构.同时,利用表面光电压谱、氮气等温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等研究其结构特性.最后,以盐酸四环素为抗生素代表,通过控制SiO_2纳米颗粒比表面积,考察SiO_2对复合材料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纳米颗粒与TiO_2单晶复合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吸附性能,表面保护蚀刻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实验条件下,高比表面积SiO_2-TiO_2单晶复合材料(KSiO_2@TiO_2)对盐酸四环素的平衡吸附量、降解效率、降解速率常数和矿化率分别达到了0.96 mg·g-1、90.2%、0.0079 min-1、54.4%,分别是MSCs的4.4、1.5、2.6和3.1倍.副产物分析表明,SiO_2复合介孔单晶材料更易将盐酸四环素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384.
为研究纳米Fe/Co合金对含TCs(盐酸四环素)废水的类Fenton催化性能,以及催化降解体系pH、H2O2投加量和活性成分浸出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Fe/Co合金,并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其类Fenton催化性能,Fe、Co的浸出量及其表面积结构变化与活性之间的关系.添加纳米Fe/Co合金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体系pH、H2O2投加量和初始TCs浓度分别对TC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纳米Fe/Co合金制备过程中,添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不仅能有效防止纳米Fe/Co合金发生团聚,且促进纳米Fe/Co合金比表面积增大(BET为113.8 m2/g).②纳米Fe/Co合金具有拓宽催化体系pH使用范围的优势;在pH为3.0~9.0范围内,纳米Fe/Co合金对30 mg/L TCs的去除率(87.2%~91.7%)远大于FeCl2(0~30.7%)和纳米Fe的去除率(0~28.2%);H2O2投加量超过150 mmol/L后,TCs的去除率达到最佳(86.2%).③纳米Fe/Co合金催化体系中(pH为3.0~11.0),活性成分Fe、Co浸出量分别为0.20~0.35和0.20~1.00 mg/L,均满足我国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浸出成分(Fe、Co)在环境中大量累积,对生态环境等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大大降低.④纳米Fe/Co合金具有再利用性,催化利用4次后,对TCs的去除效果仍达50.0%以上.研究显示,纳米Fe/Co合金对去除TCs具有较高催化性能和再利用性,利于拓宽催化体系pH使用范围,具有稳定活性成分Fe、Co浓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385.
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中有毒物质铬及其化合物,经改进后用盐酸作为介质,同时加入NH_4CL作为基体改进剂,达到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可达0.00045mg/L,精密度在1.44~2.48%。用盐酸+氯化铵做介质的方法完全符合标准对实验的检测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86.
采用机械球磨-煅烧方法成功制备Fe3O4-CuxO复合材料,利用SEM、XRD与多功能磁学测量系统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Oxone降解水体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性能进行评估.考察了煅烧温度、球磨时Fe与CuO的质量比对该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影响.复合材料降解盐酸左氧氟沙星(LVF)实验探究了材料投加量、Oxone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300℃,Fe与CuO的质量比为1:1时材料催化性能最佳;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当LVF的初始浓度为10mg/L时,最优降解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为1.4g/L、Oxone浓度为0.6mmol/L,pH值为11,反应60min后,LVF的降解率达到99.5%.淬灭实验及ESR分析证实LVF的降解是由SO4-·与·OH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7.
利用废碱性电池制备得到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Mn0.6Zn0.4Fe2O4(MZF),利用原位聚合制备得到硅包覆的磁性纳米复合物MZF@SiO2(MZFS),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集磁分离、吸附与类Fenton催化活性于一体的CeO2/MZFS磁性吸附剂,并对其形貌和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MZFS对水中盐酸四环素(TH)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160 min吸附过程可达平衡,TH的去除率达到95%.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化学吸附为速控步骤;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吸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CeO2/MZFS对TH的吸附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自发吸热过程;利用红外光谱初步揭示了吸附机制.吸附TH后的CeO2/MZFS可利用其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活性以H2O2作为再生剂进行原位再生,6次循环使用后,CeO2/MZFS对TH仍能保持较高的平衡吸附量.研究结果可为抗生素废水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88.
彭秋  王卫中  徐卫红 《环境科学》2020,41(10):4757-4766
近年来新型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对生态环境的风险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畜禽养殖业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s,TCs)使用量最大,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量也最高.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结合室内分析,客观评价了重庆市主要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和主要蔬菜基地菜田土壤中3种农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可能存在的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014年猪粪和鸡粪中的OTC、TC、CTC和TCs总量∑TCs的平均值分别为13.05、91.81、62.48、167.34 mg·kg-1和4.25、4.6、28.55、37.40 mg·kg-1.2019年所调查的样品中猪粪和鸡粪中的OTC、TC、CTC和∑TCs平均含量分别为3.39、4.82、5.92、15.95 mg·kg-1和1.10、1.35、4.22、5.16 mg·kg-1,相比2014年,2019年重庆市畜禽粪便中TCs含量有大幅度的下降,TCs的检出率也有所降低.鸡粪中的TCs生态风险较猪粪要低,2019年畜禽粪便中的TCs生态风险较2014年大幅度降低,不同抗生素间总体比较,风险商值以CTC > OTC > TC.重庆主要蔬菜基地及周边地区菜田土壤中OTC、TC、CTC和∑TC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92、39.10、21.80和79.81 μg·kg-1.TCs含量大小顺序为养殖场附近菜田 > 无公害蔬菜基地 > 普通菜田;在养殖场附近的菜田中,露地TCs含量普遍高于大棚,而在无公害蔬菜基地,TCs含量表现为大棚 > 露地.从菜田TCs的生态风险商值整体上看,各类种植模式下的HQ均<1,即无高风险.3种TCs的HQ值以CTC > OTC > TC.土壤∑TCs含量以叶菜类 > 瓜类 > 茄果类 > 豆类,种植不同类型蔬菜的菜田土壤TCs含量略有差异,可能跟不同蔬菜栽培模式、畜禽粪便种类及施肥量有关系.  相似文献   
389.
利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绿色、高效、具有磁性的介孔Fe/Cu双金属非均相催化剂(Fe-Cu-400),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分析,并用制备的Fe-Cu-400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TC),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400/PMS体系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随着PMS浓度和初始p H的提高,TC降解效率明显增加;无机阴离子(H2PO-4、HCO-3、Cl-)均对TC的降解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NO-3对TC的降解则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Fe-Cu-400在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好活化性能.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和XPS测试分析了Fe-Cu-400/PMS体系的活化机制和分解产生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LC-MS结合TOC分析,推测出TC经水解、脱甲基、脱羟基和脱氨基作用达到降解和矿化.  相似文献   
390.
为了探讨水处理系统中有机酸与四环素竞争二价金属阳离子配体的关系,以及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如何来调节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形态的影响,影响细菌对四环素的生物利用度,为系统中四环素形态分布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激发及其抗性细菌群的富集提供分析依据,该文通过调节不同有机酸(柠檬酸、腐殖酸)及其二价金属阳离子(Mg2+和Ca2+)配体处理中的可溶性四环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5 mmol/L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络合效果强于20 mmol/L,且Ca2+的作用效果要稍微强于Mg2+,使得水体中四环素浓度降低。适量的有机酸不仅与二价金属阳离子竞争四环素,也显著提高了水溶性四环素浓度,柠檬酸及腐殖酸的最佳调控浓度分别是20 mmol/L、20 mg/L。此时,20 mmol/L、20 mg/L的柠檬酸、腐殖酸,使水体可溶性四环素浓度最佳。尽管如此,过量的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调节四环素形态效果反而下降,进而降低了可溶性四环素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