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6篇
  免费   873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安全科学   2711篇
废物处理   485篇
环保管理   1075篇
综合类   6575篇
基础理论   587篇
污染及防治   955篇
评价与监测   857篇
社会与环境   263篇
灾害及防治   36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899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前,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新时期的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将固体废物立法与循环经济发展结合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固体废物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系统的固体废物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当前复合燃料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算普遍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此法的运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燃料消耗计量、燃料氧化率和燃料低位热值等数据,其缺省因子是否适合有待商榷。本文通过采用实地监测手段,在获得了企业固定排放源设备的相关参数后,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时间比法、负荷法和热值分配法等几种方法对企业GHG排放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IPCC排放因子法的计算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而热值分配法可以较好地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监测法对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而采用热值分配法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拓展时间段的GHG排放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制环氧脂肪酸甲酯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各个阶段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调整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降至-50~+50mV,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6 000mg/L时,出水COD在1 300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80%,VFA浓度为180mg/L(以乙酸计)左右,最佳容积负荷为6.0kg/(m3·d);采用SBR处理UASB出水,当容积负荷为1.27kg/(m3·d)时,出水COD在25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0%以上,氨氮浓度在25mg/L以下,TP浓度在4mg/L以下,且处理后废水的COD、氨氮浓度、TP浓度均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A级要求。  相似文献   
994.
为了了解邕江南宁市区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本文采用ICP-OES仪测定了沉积物中Cu、As、Cr、Pb、Cd、Zn和Hg的含量,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邕江表层沉积物中Hg未检出,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ZnCuCrAsPbCd,其中Cd和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则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邕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上为中度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为强—极强污染,Cu、As和Zn为无—中等污染,Pb和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邕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上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其中Cd污染达到较重生态危害程度,As污染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其他4种重金属均为低等生态危害程度。可见,较其他重金属而言,邕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和As的污染更为严重,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罐区减排措施和低温馏分油吸收-脱硫工艺处理高温油品罐罐顶废气,在处理气量43.0~384.5 m3/h,柴油流量10~20 m3/h,吸收柴油温度10~15℃条件下,废气经过净化后,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去除率大于97.2%,净化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8.35 g/m3,均低于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关污染物的限值。  相似文献   
996.
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对Quantum管式法高压聚乙烯装置中多次出现泄漏火灾的聚合单元进行评价。对照装置实际分析了防火防爆缺陷因子,提出完善聚合单元的防火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正>现代化的企业不缺乏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关键在于能否严格遵守、认真落实这些规章制度。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化工部大芳烃车间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逐渐建立了"六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它把相关的人员、责任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制度的实施创造了和谐的环境,为装置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998.
冬季低温下MBR与CAS工艺运行及微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黄菲  梅晓洁  王志伟  吴志超 《环境科学》2014,35(3):1002-1008
研究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MBR)与传统活性污泥法(CAS)工艺运行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差异,对工艺出水水质和微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并借助454焦磷酸高通量测序法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三套对比工艺(MBR两套:高污泥浓度R1和低污泥浓度R2,CAS工艺R3)的出水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56.1%、58.8%;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7%、99.7%、59.7%,比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R2、R1、R3,比反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R3、R1、R2,高浓度MBR污泥具有较好的耐寒特性和氨氮去除效果;从454焦磷酸测序结果看,相似性为97%时,菌群丰富度:R2>R3>R1,多样性:R2>R1>R3;MBR污泥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丰度与CAS系统有较大不同;R1、R2、R3中主要的硝化菌为Nitrospira菌属,总相对度依次为:1.22%、1.64%、0.15%,主要的反硝化菌为Zoogloea菌属、Thauera菌属、Comamonadaceae菌属及Comamonas菌属,总相对丰度依次为:5.8%、4.52%、15.21%;低温环境下,泥龄长、污泥浓度高、TN负荷低的MBR系统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累积,提升生物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999.
采用CALPUFF模式模拟某城市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Pb和Cd的地面大气浓度,并借助土壤浓度模型以Monte Carlo模拟不确定性处理方法估算重金属经沉降在土壤中的累积,最后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长期累积量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Pb和Cd的大气浓度最大值分别为5.59×10-3μg·m-3和5.57×10-4μg·m-3,土壤浓度增量中值最大分别为2.26 mg·kg-1和0.21 mg·kg-1;高生态风险区集中在焚烧炉附近的下风向地区,生态风险主要由Cd贡献,Pb基本无污染风险;城市最大污染点达较高生态危害水平概率为55.30%,农村最大污染点达中等生态危害水平概率达72.92%.此外,对土壤浓度模型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城、乡区域模拟结果分别对土壤混合厚度和干沉降速率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00.
以两种新型涂铁改性石英砂(纳米氧化铁改性砂,Nano-OCS;氧化铁改性砂,IOCS)及普通石英砂(RQS)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两种新型改性砂对沉后水腐殖酸及浊度的直接过滤效果,对其反冲洗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并对3种滤料的过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滤层厚度为45 cm时,最佳滤速为6 m·h-1;3种滤料对腐殖酸和浊度的直接过滤效果依次为:Nano-OCSIOCSRQS,其中两种涂铁砂对腐殖酸的去除率分别为71.70%和61.61%;2Nano-OCS和IOCS滤柱的反冲洗流程分4步,对应的流程及最佳操作条件为:首先,用0.5 mol·L-1NaOH的溶液浸泡,气冲强度13 L·s-1·m-2,气冲时间6 min;然后,用0.075 mol·L-1的NaOH溶液与空气同时反冲洗,NaOH溶液冲洗强度为8 L·s-1·m-2,气冲强度13 L·s-1·m-2,冲洗时间3 min;接着用0.015 mol·L-1的FeCl3溶液与空气同时反冲洗,FeCl3溶液冲洗强度为8 L·s-1·m-2,气冲强度13L·s-1·m-2,冲洗时间2 min;最后,用清水冲洗,冲洗强度8 L·s-1·m-2,冲洗时间4 min.两种涂铁砂反冲洗前后表面形态结构更加复杂、粗糙度增加,对腐殖酸去除率进一步提高.3当滤层厚度由45 cm增加到80 cm时,Nano-OCS对腐殖酸直接过滤的最高去除率由74.6%提高至80.3%,平均去除率由57.9%提高至6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