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336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90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34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凌鹏 《劳动保护》2006,(12):44-44
近年来,安庆石化针对石化行业生产特点,对化工事故进行研究、剖析,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全员安全技能培训,强化了企业的安全基础、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42.
仇国贤  李金山 《安防科技》2006,(7):37-39,34
分析了雷电产生的起因和危害及雷电的种类与特性,结合石化企业的特点讨论了防雷抑制措施,就石化生产装置及储罐的防雷措施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
[本刊讯]4月13日下午,泉港区召开了全区安全生产消防工作暨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从会上获悉,2006年泉港区将力争安全生产各项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范围之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针对泉港系国家规划建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港口城市,各种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相对集中,适时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应急机制,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44.
根据二沉池出水特点,指出了以260nm紫外光(F260)评价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理论依据,然后确定了E260与COD的关系式为:E260=0.008COD 0.083。最后以E260为评价指标,比较了3种无饥混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城市二沉池出水的COD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混凝剂为三氯化铁(FC)及混凝条件:pH4.5,投药量Fe^3 为32mg/L。  相似文献   
45.
将石灰混凝处理后的沉淀泥渣进行回流,对石灰混凝法进行改进,研究改进后的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泥渣回流有利于提高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回流位置在石灰投加前、复合絮凝剂投加后,最佳回流量为新泥渣产生量的100%~200%,活性泥渣回流的最佳pH为11.0~11.5;活性泥渣中CaCO3、Mg(OH)2、Fe(OH)3等沉淀物以及有机高分子絮体均有助于提高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其中Mg(OH)2沉淀物起主导作用;含循环泥渣的活性污泥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6.
石化工业的原料及其产品的高风险性,使得突发性事故频发,危害严重,造成了社会极坏的影响,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本文提出了针对石化企业突发性事故应急响应体系的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47.
关于工业企业独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性质认定的有关问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研究,近日做出解释,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48.
对Mn/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Mn(NO32溶液为浸渍液,Mn/γ-Al2O3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10 mol/L、浸渍时间9 h、焙烧温度400 ℃、焙烧时间2 h;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废水pH为9.0、臭氧通量为4.6 mg/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 g/L的条件下,当进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分别为220~250 mg/L,8~10 mg/L,10~12 mg/L和60~70倍时,出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30%,33%和93%,出水水质满足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出水为背景水样,考察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对硝基氯苯、四氯酞酸5种特征氯代烃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对2,4,6-三氯酚和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其次为1,2-二氯苯和对硝基氯苯,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95.7%和36.0%,最差为四氯酞酸,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仅为8.9%;臭氧对2,4,6-三氯酚和对硝基氯苯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对氯苯和1,2-二氯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四氯酞酸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0.
采用树脂分级将二沉池出水有机物(effluent organic matter, EfOM)根据官能团分类,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排阻色谱等多种表征方式对EfOM及其分级组成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EfOM及其分级组成的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了二沉池出水主要的膜污染组分以及膜污染模型机理。结果表明,憎水性有机物组分(hydrophobic, HPO)主要为芳香烃类有机酸,胶体有机物组分(organic colloidal, OC)主要为蛋白质类有机物,过渡亲水性有机物组分(transphilic,TPI)主要是有机酸和多糖。膜污染严重程度依次为OCEfOMHPOTPI,在过滤初期,OC和EfOM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会快速堵塞膜孔并引起膜通量的剧烈下降。另外,OC和TPI组分会与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可逆膜污染偏高。对于实际水体EfOM及其各分级组分,滤饼层过滤是超滤后期主要膜污染机理,超滤实验初期的膜污染可能是多种膜污染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识别了EfOM的主要污染成分和主要膜污染机理,为超滤工艺深度处理二沉池出水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