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2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污工程完成后武汉东湖自然净化速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几十年来武汉东湖水质监测资料和数据,在东湖截污工程完成后,没有新的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前提下,对东湖水体通过自然净化恢复到健康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数学和科学论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地泥营养物质的情况下,东湖水体通过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收获鱼类和高等植物造成的营养物的输出,只需要3a左右的时间就能恢复。然而如果考虑地泥的影响,几十年沉积在地泥的营养物质持续向水体中释放,然后再通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水质需要35a以上才能得到恢复。可见,截污后东湖要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处于富营养状态,地泥是造成东湖长期富营养化的关键。解决东湖污染问题的关键是清除地泥,因此得出结论:挖底泥后引入长江水源来加速东湖水体改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有毒气体危害区域划分之临界浓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研究毒物伤害准则进而界定有毒气体危害浓度,对有毒气体泄漏扩散后的危害区域进行分级划分,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即时有效的减轻有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最后,以氯为例,对比其在不同伤害准则下危害区域划分临界浓度标准值,数值差别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选择最适当的标准来划分危害区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酸性矿井水中和法沉泥及沉泥被酸解后得到的酸解液的残渣成分的分析,认为沉泥可以被酸解后利用,研究发现酸解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铁,铝,锌,锰等金属离子,它们恰好是一些常用无机混凝剂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提出用酸解液作为污水处理混凝剂的设想。另外,酸解沉泥得到的残渣,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在工农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荆江三口地区枯水期疏浚泥的颗粒特性、化学成分、营养成分以及毒性等特性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潜在生态风险,并对其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荆江三口疏浚泥表现为黏土质砂,主要污染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标准风险筛选值,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低。疏浚泥中总氮、有机质含量不足,总磷含量中等,营养成分尚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适用于土地绿化利用,且从化学成分来看,可以满足制砖等建材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煤灰、高岭土、泥渣(取电厂澄清池排泥作脱水干燥处理)作为吸附剂深度处理污水中的磷,对比分析了3种吸附剂的吸附速度、吸附性能及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粉煤灰和高岭土用时20 min完成对磷的有效吸附,沉降泥渣用时5 min即可实现同等吸附效果;沉降泥渣对污水中磷的吸附能力较好,投加量为0.2 g/L的泥渣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8.1%,而投加量为0.2 g/L粉煤灰或高岭土对磷的去除率仅达到77.2%。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反冲洗铁锰泥粉末吸附剂(BSPA)使用后难以泥水分离问题,将除铁锰水厂生物滤池产生的反冲洗泥制成颗粒吸附剂(GA)和磁性粉末吸附剂(MPA),并对BSPA、GA和MPA的除砷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SEM、TED、XRD、BET、FTIR等技术对3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寻找3种吸附剂之间除砷性能差异的根源.结果表明,BSPA、GA和MPA对As (V)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0.980,5.048,8.694mg/g,改性后的吸附材料GA和MPA对砷的吸附能力下降.BSPA是一种以纤铁矿为主的无定形结构混合物,并混有针铁矿和结晶度差的水铁矿,GA的XRD图谱中出现石英晶体和少量赤铁矿晶体的衍射峰,而MPA的主要成分为结晶程度较高的磁赤铁矿.3种材料中均存在有利于吸附的含羟基官能团.BSPA、MPA和GA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3.150,238.660,43.803m2/g.物相改变且结晶程度增加、表面羟基减少和比表面积降低是导致GA和MPA的砷吸附容量比BSPA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富积、分布特征与环境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21个样品中30种元素的富集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算术平均值)相比,表层土壤中Zn、Cd、As、Hg、Sb、Sn、Ag等元素富集大;Fe、Se、Sc、Ba、Bi、Pb、Cu、Ni、Cr、Mn、Mo、Be、Ti、Al、Ga、Li、Co等元素的富集较小。污染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了Zn、Cu、Pb、Cd等元素主要与交通运输等扩散污染源相关,而元素As、Sb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工业污染源(点源)有关。环境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其中属于中等环境风险级别以上的样品占近40%,而且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钢铁厂和化机厂等工业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在澳门邻近水域县沙信息定量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中实  程声通 《环境科学》1998,19(6):73-75,78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是空间信息定位和定量研究的强有力技术与方法。3S技术在其进行空间定位和定量研究中各有特点,本文综合各技术优势对澳门邻近水域县泥沙进行了定位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澳门邻近水域的悬浮泥沙有明显的一个高浓度带和一个低浓度带,悬浮泥沙高浓度带分布在澳门地区的东南水域。悬浮泥沙的这一分布特点将对位于澳门半岛东南的澳门外港泥沙淤积有重要影响,这一结论对澳门外港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就隔油调节罐设置的目的,容积的确定,设置的位置,收油设施的设计,污油的加热排泥,排油的操作控制,消防措施及污油的输送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伪海冰像元"对渤海海冰范围分布信息的提取产生影响,消除伪海冰像元需要得到一些传感器、大气状况等参数,但往往很难全部得到满足.本文研究了在不知道传感器、大气状况等参数的条件下,通过对数字影像进行实验分析,提取传感器、大气状况引起的脉冲响应函数,并利用该函数结合频域逆滤波和维纳滤波器求解消除非理想脉冲响应的反卷积函数,在空域利用反卷积函数对图像进行逆处理的"伪海冰像元"消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降低"伪海冰像元"与其邻域海水像元之间分离度的目的,从而较好的在渤海海区Modis影像中实现分离出"伪海冰像元"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