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从9月1日开始,我国首个多联式空调的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开始执行。同时,另一项提高家用空调节能门槛的标准也即将面世,据透露,新标准有望将行业能效门槛提高到3.0。届时,上千万台家用空调将被淘汰出市场。业内人士表示,自2005年起,我国空调的节能规模制度逐渐建立,在多个节能标准的刺激下,整个空调行业节能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同时,生产企业也面临比以往更大的经营压力。  相似文献   
32.
产业资讯     
《环境》2005,(2):72-73
新型常压煤气发生炉研制成功 国内首辆电动公交车烟台诞生 业内青睐的超级马力环保节油器 2008年北京奥运太阳能供电 印染污水环保处理技术有新突破 志高空调打健康牌获誊  相似文献   
33.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加重要。空调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不断普及, 如何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如何节约能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环境》2005,(11):62
当今,各种节能技术大多以高精尖的姿态出现,已经悄然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现有资源的利用状况。本刊特选取一些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选取某烟厂车间通风空调系统,分别对风管内表面及设备部件表面附着的聚积物进行实测与分析.通过对所采集样品的C、H、N、S等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自然状态下的着火点参数以及灰熔融性参数等的实验分析,得到了烟厂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中聚积物的燃烧特性,为工业建筑火灾的预测评价及防排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汽车已逐渐进入许多家庭。但是,“隐形杀手”也正相伴而来。  相似文献   
38.
从对碳排放量影响的角度探讨空调新技术较之常规空调技术的区别,以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武汉为例,具体计算了6个应用不同空调技术的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变频技术、蓄能技术、热回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提出了空调系统能耗系数与碳排放量的经验关系式,给出了实现绿色空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应用潜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太阳能资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可再生能源和洁净能源,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把环境保护和长期利益作为研究目标,文章估算了中国14个城市的太阳能资源,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PIVP系统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太阳能利用潜力很大,政府应该对其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密闭环境空调系统存在一系列特殊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详细介绍了密闭空间空调系统二次污染的现状、对人员健康的影响、控制措施.提出2种解决空调系统二次污染问题的思路:终点控制和起点控制.终点控制措施和起点控制措各有其优点及缺点,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潜艇、深水工作船、宇宙飞船等密闭空间空调系统要根治二次污染问题,必须起点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逐步摸索出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