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硝酸钙对河流底泥中含硫化合物嗅味原位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硝酸钙作为氧化剂,对深圳河污染底泥典型嗅味物质AVS(酸挥发性硫化物)和GEM(土臭素)及2 MIB(2 甲基异莰醇)进行原位控制. 结果表明,当硝酸钙投加量(以单位质量AVS所需NO3- N质量计)为1.68 g/g,AVS去除率达到92%,且可有效避免硝酸钙向上覆水释放,适合工程应用. 但是,硝酸钙对河流底泥GEM和2 MIB等典型嗅味物质的原位控制效果较差. 硝酸钙能够引起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增加,16S rDNA指纹图谱显示,优势菌株包括去除AVS的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反硝化细菌(Simplicispira sp.和Rhodanobacter sp).以及降解有机物的菌株(Simplicispira sp.、Lysobacter sp.、Pseudoxanthomonas sp.)等.   相似文献   
32.
为认知水源地型水库异味发生风险及其规律,本研究于异味风险高危期(夏季),对江苏17个省级水源地型水库开展了水质、浮游生物和异味物质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7个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如藻类生物量偏大和水体透明度偏低)的问题,约三分之一的水库出现部分水层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浓度超标,MIB平均浓度为(13. 7±20. 7) ng·L-1,表明江苏省水库型水源地普遍存在MIB风险;多个水库检出土臭素(GSM),但其浓度均没有超过10ng·L-1的饮用水标准浓度(最大浓度为4. 6 ng·L-1);同步水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表明,MIB浓度和水体叶绿素a浓度、水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浓度、富营养化指数等重要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特别是蓝藻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 0. 05),其中MIB与叶绿素a、富营养化指数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0. 01).因此,水源地型水库的异味物质风险与水库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实施营养盐外源输入削减、提高流域植被覆盖度、科学调控渔业养殖规模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措施是水库异味物质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针对废旧聚酯织物杂质含量高、粘度波动大、再生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采用原位反应增粘技术,通过“微醇解-自缩聚”工艺实现了废旧聚酯织物再生制备聚酯单丝。以聚酯泡泡料为原料,整个工艺过程包括熔融过滤、反应增粘、熔体输送和纺丝等工序,可实现再生聚酯单丝的连续化生产。研究对比了“微醇解-自缩聚”工艺过程各个阶段再生料的特性粘度和热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提升泡泡料的特性粘度达到0.65 dL/g,热性能良好,满足纺丝要求,再生聚酯单丝可应用于生产聚酯拉链,产品性能满足标准QB/T 2173—2014要求。  相似文献   
34.
异植物醇生产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友谊 《化工环保》2000,20(2):57-58
异植物醇是生产维生素 E的主要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 ,有多道工序排放废水 ,特别是在缩合、分解工序 ,大量废水集中排放 ,日排放量 7~ 8t。废水中主要含有苯、四氢呋喃、酮类物质及少量烯烃、卤代烯烃等 ,此外 ,还有少量无机盐。废水的 p H为 1~2 ,COD<550 0 0 mg/L,BOD5<51 0 0 0 mg/L。废水有机物含量高 ,对环境污染严重。1 处理工艺  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异植物醇生产废水。1 .1 基本流程基本流程如图 1所示 ,异植物醇生产废水经废水池调节 p H至 1~ 2 ,用废水泵送至超声波器 ,加入双氧水和硫酸亚铁 ,超声处理 1 …  相似文献   
35.
鞘氨醇单胞菌:降解芳香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很少被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属自发现以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分类学研究、生物高聚物的合成、特殊组分鞘脂以及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采用超声/Fenton技术处理三氯吡啶醇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Fenton氧化最佳操作参数为H2O2投加量0.7 mol/L、Fe2+投加量1.39 g/L、反应时间90 min,此时COD降解率达95.3%。结果表明,Fe2+投加量是影响CODCr去除率最主要的因素。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了超声/Fenton反应前后产物,初步探讨了超声/Fenton氧化法处理三氯吡啶醇钠废水的反应历程:在·OH作用下,氯苯与苯环转化为氯乙烯等小分子物质;氯乙烯发生加氢反应,进而转化为氯乙烷、氯甲烷。氯原子能够被·OH氧化为Cl·,并通过氢原子取代反应,将氯乙烯转化为1,1-二氯乙烯。  相似文献   
37.
38.
研究了溴硝醇农药施入土壤后,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1mg/kg时,施入溴硝醇对土壤脲酶表现为激活—抑制—激活—恢复过程,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一直表现出一定激活作用。高浓度20mg/kg时,则对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抑制—恢复过程,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抑制—激活—恢复的过程,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溴硝醇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在过氧化氢酶被激活的阶段,溴硝醇浓度越高则被激活率也越高,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得到恢复。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对溴硝醇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39.
菜籽油油脚-皂脚复合裂解清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菜籽油油脚-皂脚“水解-醇解、皂化”复合裂解清洁工艺。脂基裂解率98%,脂肪酸得率96%,芥酸纯率95%。由油脂化工热力学、动力学的理论.实践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得到油脚-皂脚基裂解率、脂肪酸得率各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显著性水平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0.
三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到 3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好氧、不形成芽孢、端生或侧生单根鞭毛 ,分别命名为菌株ZX4、ZX6和EVA17.据部分片段长度的 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确认此 3株菌均为鞘氨醇单胞菌属 (Sphingomonas)细菌 ,菌株ZX4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S .paucimobilis) ,菌株ZX6为溶芳烃鞘氨醇单胞菌 (S .aromaticivorans) ,菌株EVA17尚不能确定 .分析了各菌株在系统发育中的分类地位 .菌株ZX4在 14d内对含量为 10 0 0mg·L-1的菲降解率可达 98 74%.不同底物实验结果表明 ,菌株EVA17可能同时拥有两条菲降解途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