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393篇
基础理论   148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9 毫秒
81.
红霉素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方法,以微生物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研究红霉素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接菌量、发酵培养基中废液含量、发酵时间、发酵pH值、氮源等因素对单细胞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霉素废液发酵生产蛋白的适宜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中废液含量20%,接菌量6%,pH=6,发酵时间72h。  相似文献   
82.
专利资讯     
《中国再生资源》2009,(4):45-45
专利名称:餐饮废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粗提物及其用途 专利申请号:CN200610052836.1 公开号:CN1908180 申请日:2006.08.08 公开日:2007.02.07 申请人:浙江大学 一种餐饮废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粗提物及其用途。传统鼠李糖脂发酵中采用植物油或葡萄糖、正己烷做碳源,成本较高。本发明对自然筛选得到的假单胞菌进行紫外诱变,  相似文献   
83.
宋佳秀  任南琪  陈瑛  安东 《环境科学》2009,30(7):2124-2129
将CSTR系统内pH由4.2一次性提高至6.0左右,启动发酵类型的转化,研究了转化过程系统内的产氢动态和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维持在(33±1)kg/(m3·d)的情况下,发酵类型10 d内未发生改变,产氢量8 d内未降低,15 d后系统内种群由乙醇型转化为丁酸型,进水碱度由250 mg/L增至2 450 mg/L.研究中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反应系统内3类微生物群进行监测发现,在转化过程中Clostridium cluster XI数量增加,Clostridium cluster Ⅰ 和Ⅱ数量减少,而Enterobacteriaceae始终存在,变化不明显.种群的消长同反应系统产氢能力的高低存在密切关联,以Clostridium cluster Ⅰ和Ⅱ占优势的乙醇型发酵具有更佳的产氢能力,平均比产氢速率为23.6 mol/(kg·d).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农作物秸秆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和秸秆的组成成分,阐述了将秸秆应用于沼气中的实际价值与研究进展,分析了秸秆沼气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研究采用中温厌氧干发酵反应器,针对餐厨垃圾厌氧干发酵过程中p H,VFA,COD和产气量的变化,结合修正Gompertz方程分析厌氧干发酵产甲烷的动力学过程。在中温厌氧干发酵系统负荷和初始条件下,分析厌氧干发酵产甲烷过程变化,建立厌氧干发酵产甲烷模型,对其预测和试验验证及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温厌氧干发酵过程中p H先下降后上升,VFA浓度先增加后减少,COD去除率保持在76.02%~90.28%之间;修正Gompertz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分析餐厨垃圾厌氧干发酵产甲烷过程(决定系数R~20.99),经拟合,具有较高的产甲烷能力,且与试验结果显著相关;在检验水平a=0.05条件下,其方差分析的P值为0.938,大于0.05的显著性,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厌氧干发酵累积产甲烷量。  相似文献   
86.
采用10 mg/g纤维素酶R-10预处理芦苇秸秆,研究了酶解预处理对芦苇厌氧产气潜力的影响,分析了氢气-甲烷联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 结果表明:酶解预处理后,芦苇秸秆在产氢阶段的累积产气量和φ(H2)分别达到42.5 mL/g和52.1%;在产甲烷阶段,累积产气量稳定上升,最高值可达137.5 mL/g,是对照组产气量的5倍. 由扫描电镜(SEM)观察可知,产氢阶段以短杆状和梭状菌为主,产甲烷阶段以长杆菌为主. 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芦苇在酶解预处理后,其厌氧联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呈规律性演替,产氢阶段的优势微生物分别为具有降解纤维素产氢气功能的嗜热纤维素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条带B20)、具有高效产氢潜力的兼性厌氧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条带B28);在产甲烷阶段,其优势微生物为可利用氢营养途径合成甲烷的产甲烷古菌Methanoculleus bourgensis(条带A3)、Methanoculleus horonobensis(条带A13). 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芦苇秸秆厌氧联产的累积产气量、φ(H2) 提高显著,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细菌和可利用氢营养途径合成甲烷的古菌为主要优势微生物.   相似文献   
87.
李建昌  孙可伟  何娟  吴勇生 《环境科学》2011,32(6):1843-1850
尽管Modified Gompertz模型与料菌比和发酵浓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函数和变量关系,但是料菌比和浓度的变化必然导致Modified Gompertz模型参数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Modified Gompertz模型参数的变化特征对料菌比和发酵浓度是否适宜作出合理的评价.据此本研究将采用中温批量发酵,分别设计单因素...  相似文献   
88.
常温厌氧污泥消化的停留时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5℃下城市污泥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产气率、pH值、挥发酸、有机物分解率、消化速度常数等的测定,引入“微生物污泥(ActiveBiologicalSolids)”概念,进行了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消化的反应速度、产气率、有机物分解率均明显低于高、中温消化。为获得同一程度的产气率和有机物分解率,常温消化需150天以上的停留时间,而中、高温则为12~30天。常温污泥消化的基质浓度与消化速度关系不同于合成基质,呈S型,可采用Moser模型模拟其动力学过程;n=2时所得各项动力学常数及最小消化时间可用于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89.
厌氧—AB法处理酿酒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酿酒废水进行治理研究,首次提出用AB法处理作为厌氧消化处理的后续处理手段,酒糟废水经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出颗粒物后,进入沼气池发酵出水采用二段法处理,该法充分回收能源,根除了酿酒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0.
以葵花盘为原料,利用溜曲霉 Aspergillustamarii No.827 菌株,进行直接固态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研究.在组成为( w/ % ) :葵花盘18 ,硫酸铵1 .8 ,磷酸氢二钠0 .4 ,磷酸二氢钾0 .06 ,相对湿度82 % 的发酵培养基中,θ= (34 ±1) ℃,固态培养72 h ,产物粗蛋白含量( w) 由7 .8 % 增加至24 .28 % ,产物收率大于53 % .认为该结果为合理利用农业纤维类废弃物,开发用途广泛的生物蛋白资源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