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52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696篇
基础理论   43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毒性有机物BPA与普通小球藻的相互影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不同浓度双酚A(BPA)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普通小球藻生长过程对BPA的去除效能.研究表明,低浓度BPA(0~2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BPA(20~5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与BP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低剂量BPA(<20 mg·L-1)对叶绿素含量并无明显的影响,高剂量BPA(>20 mg·L-1)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在BPA初始浓度2~50 mg·L-1的范围内,普通小球藻对其都有一定的去除效能,单位普通小球藻对BPA去除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BPA投加量为50 mg·L-1时,BPA去除速率最大,且最大速率出现于延滞期与对数期之间.  相似文献   
52.
胡德良 《民防苑》2009,(3):37-37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实验室里,当白血病细胞接触到一种葡萄籽提取物时,不下四分之三的白血病细胞在24小时之间内死掉,这些白血病细胞自取灭亡,非常有效,而其他细胞却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53.
细胞内、外的生物大分子对细胞形态的变化和功能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细胞内、外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对细胞的作用,概括了生物大分子对细胞生物化学活动的三种相互作用,提出在实际的科研过程中,模拟生物的大分子环境,选用模型体系对特定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以桑色素作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在桑色素质量浓度为0.8g/L、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体积分数为1.0%、进样环体积为400μL、检测波长420nm的条件下,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铝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300μg/L,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12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加标回收率为96.4%~101.8%。  相似文献   
55.
通惠河水质毒性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析水质理化指标,大型溲运动及生存抑制试验和蚕豆在微核试验,对通惠河水进行监测,并结合现场调查,评价通惠河水污染状况。表明,通惠河水污染较重,并具有一定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6.
基于色素分析的浮游藻化学分类方法已经成为从宏观上对浮游藻群落组成和丰度进行定量研究的良好工具。浮游藻化学分类方法的应用需要对藻类色素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特点有较充分的了解。本文对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光照和营养盐条件对不同藻种单位细胞色素含量、特征色素对叶绿素a比值的色素特征的影响,以及在淡水、高浑浊河口环境下,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非藻类色素引起的误差等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相关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7.
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郯城县白马河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部分被测水样存在不同程度遗传毒性物质,据此分析了白马河水质污染的原因,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可实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8.
<正>1.喜欢香味洗衣粉绝大多数喷香料都是人工合成的,其化学原料中有95%来自煤油,如苯和醛,这些物质可能致癌,还会导致生殖障碍,但更常见的是引起过敏性皮炎。2.用洗衣粉手洗衣服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碱性洗衣粉后,皮肤表皮的弱酸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其阻碍细菌滋生的作用也会消失,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甚至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症状,或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积。所以手洗衣物时,最好用肥皂。3.把洗衣粉当"万用清洁剂"生活中,有不少人把洗衣粉当"万用洁净剂",除了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讨鄱阳湖水动力条件改变引起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可能导致的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研究了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3种典型藻类的动力学过程.以铜绿微囊藻(蓝藻)、四尾栅藻(绿藻)和菱形藻(硅藻)为研究对象、鄱阳湖采集沉积物为悬浮颗粒物,使用混凝试验搅拌仪模拟动力学条件,在颗粒物投加量为20 mg·L-1时分别研究了静置沉降时间、扰动强度和扰动时间对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沉降效率:蓝藻绿藻硅藻.在扰动强度为20 s-1、扰动时间为30 min时,0.5~4 h静置沉降时间均促进3种藻类的絮凝沉降.绿藻和硅藻的絮凝沉降效率随着静置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前0.5 h的絮凝沉降效率最大;而蓝藻的絮凝沉降效率变化无明显规律.扰动时间和静置沉降时间均为30 min时,随着扰动强度在2~40 s-1增加时,3种藻的絮凝沉降效率逐渐增大.扰动强度为20 s-1、静置沉降时间为30 min时,5~60 min扰动时间均促进藻细胞的絮凝沉降,并且随着扰动时间的增加,絮凝沉降效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30 min为蓝藻絮凝沉降的最佳扰动时间,絮凝沉降效率为12.56%;45 min为绿藻和硅藻絮凝沉降的最佳扰动时间,絮凝沉降效率分别为11.93%和7.54%.因此,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悬浮颗粒物与藻类的絮凝沉降效率发生变化,从而对藻类的群落结构以及水华发生规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0.
绿色的生物学方法处理含砷废水,对于缓解工业发展所带来砷污染问题,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石门雄黄矿区的尾矿池积水(SY)、地下400 m处的矿坑水(NY)和尾矿池底泥表层(XY)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菌富集和多次传代的方法,从这3个环境样本中获得可氧化三价砷的3个菌群。在砷质量浓度为l~5 g·L-1的培养基中分别检测上述3个菌群的耐受能力,发现在砷质量浓度高达5 g·L-1的条件下,上述菌群均能在2~3 d内达到109 cells·mL-1。利用上述菌群处理l g·L-1亚砷酸钠溶液,SY、XY和NY菌群可分别在25、20和35 h内将三价砷完全氧化,并且使溶液中的总砷质量浓度降低66.7%。进一步对3个菌群进行多次平板分离,利用五价砷和硝酸银的颜色反应,获得11株可氧化三价砷的目的菌株。对这些菌株16S rDNA进行NCBI的BLASTN序列比对发现,菌株SMY24、SMY33、SMY22、SMY32、SMY21和SMY31均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SMY104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菌株SMY17、SMY25、SMY9和SMY1在所有的已知序列中,最大的相似率只有91%,最小的相似率为76%,且都是未曾报道纯培养的细菌。对这些菌株三价砷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中菌株SMY104和SMY21在20 h内能将三价砷几乎完全氧化。通过对这些菌株三价砷氧化酶基因进行初步检测,发现了多个菌株具有三价砷氧化酶基因(Aox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