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544篇
安全科学   284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1399篇
基础理论   182篇
污染及防治   34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g/L和0.5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mg/L增加到356.6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 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982.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欧拉双流体多相流模型及标准k-ε紊流模型,模拟计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三相流三维流场,并通过改变污泥颗粒密度及进水流量,针对固相流速及固含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条件的改变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的流场特征;污泥颗粒密度及进水流量的改变对于反应器内污泥颗粒的流速及分布的均匀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模拟结果对反应器的应用及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3.
通过电渗透脱水技术及自然风干技术两种预处理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当污泥初始含水率相近时,研究经两种方式处理后污泥的干燥特性曲线,并对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特性曲线的优势情况进行探讨。在40~120℃的低温条件下,研究电渗透脱水污泥(泥饼厚度为3.5 mm)的干燥特性曲线并分析其干燥特性。通过所得电渗透脱水污泥的干燥特性曲线,引入薄层污泥干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电渗透脱水污泥的干燥速率要优于自然风干污泥的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渗透脱水污泥的干燥速率随之升高,干燥到所需含水率的时间则随之减少。Logarithmic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合描述薄层电渗透脱水污泥在低温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984.
市政污泥深度脱水药剂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含水率高影响污泥后续处置。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处理可使污泥减量化、稳定化。为提高深度脱水效果,对添加剂进行了种类和添加量的优化研究(石灰、工业石灰、粉煤灰、硅藻土、十二烷基磺酸钠和飞灰;5%、10%、15%、20%、25%和30%),另外,还进行了复合投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工业石灰、粉煤灰的深度脱水效果最好;复合添加中,25%石灰+5%粉煤灰,20%石灰+10%粉煤灰,10%石灰+20%粉煤灰的深度脱水效果最好。5%的石灰或者工业石灰的添加剂量使干化污泥pH值达到12.25,粉煤灰、硅藻土、十二烷基磺酸钠和飞灰的添加对干化污泥pH值影响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985.
电解-CPAM联用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石墨为电极,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极板间距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等因素对印染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板间距为3 cm,电压为15 V,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印染污泥的絮体破解效果最佳。该条件下,添加6.67 mg/g(以污泥干基计,DS)CPAM后,印染污泥的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与粘度分别下降了59.30%、41.62%和68.14%,滤饼含水率由89.30%下降至82.0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过最佳条件处理后,污泥絮体被破坏,减弱了对内部结合水的保持力,使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86.
根据乐安河流域2009~2011年17个监测断面的定期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流域内总氮、总磷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WATLAC水文模型和MESAW营养盐模型,对乐安河流域营养物质产出与输移进行模拟,估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营养物输出系数、产出量及河道滞留率。研究表明:该流域氮年产出量为10 4380 t,对流域出口处的贡献量为5 8557 t,滞留率为439%;磷年产出量为1 0037 t,对流域出口贡献量为3449 t,滞留率为656%。由于氮的可溶性强和流动性更强,因此比磷的产生量和贡献量都更多,并且滞留率受降雨影响更为显著。延长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和时间,可增加营养物的滞留率,减少对河道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987.
绿僵菌防治第1代马尾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试的绿僵菌和白僵菌菌种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2~3龄幼虫的毒力相当.在25℃条件下,绿僵菌的n (LC50)=1.06×107 L-1, t (LT50) = 7.95~12.04 d (n(spore)=1.0×1011~1.0×107 L-1);白僵菌的n( LC50) =1.37×106 L-1 ,t (LT50) = 7.48~11.27 d ( n(spore) = 1.0×1011~1.0×107 L-1).试验显示与白僵菌相比,绿僵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绿僵菌的杀虫效果优于白僵菌.林间防治试验也表明,绿僵菌防治第1代马尾松毛虫的效果显著优于白僵菌,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表8 参14  相似文献   
988.
首先简单介绍了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探讨了其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模型和原型的相似规律,提出了环境岩土工程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9.
林兰稳 《生态环境》2001,10(1):55-56
通过对糯米糍荔枝叶片、果皮、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探讨矿质营养对荔枝裂果率的影响。初步探明糯米糍荔枝叶片中的钙、镁、硼含量,果皮中的氮钾比,以及土壤中的N/K比、有机质、交换性钙含量影响其裂果率。  相似文献   
990.
介绍了城镇污泥脱水过程伴生恶臭气体的特点和危害,探讨了恶臭污染物形成的影响因素,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总结了现有恶臭气体控制技术,展望了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污泥脱水恶臭气体的组成与污泥性质和脱水工艺相关,受污泥成分、污泥停留时间、温度和湍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污泥脱水恶臭气体成分复杂、嗅阈值低,应结合源头控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