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905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206篇
综合类   2025篇
基础理论   213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188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符传博  丹利  佟金鹤  徐文帅 《环境科学》2023,44(5):2481-2491
为了探讨2016号台风“浪卡”对海南岛臭氧(O3)浓度的影响,选取了2020年10月10~14日海南岛逐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要素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和“葵花8号”红外亮温TBB产品,采用相关分析和后向轨迹模拟方法进行深入讨论.结果表明,10月11~13日台风过程期间均有市县O3最大8 h滑动浓度平均值[ρ(O3-8h)]超标,海南岛平均ρ(O3-8h)峰值出现在10月12日,为130.15μg·m-3,共有4个市县O3-8h浓度超标,其中临高县达到了全岛最高值,为198.44μg·m-3.台风过程期间海南岛小时O3浓度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降水量、气压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我国东南部沿海省份是海南岛此次O3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内部的下沉气流和台风“浪卡”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源区大气...  相似文献   
992.
气象条件对近地层臭氧(O3)的生成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中国不同地区的O3浓度,本研究将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提供的CESM地球系统模式的气候预测数据作为WRF区域气象模式的初始边界条件,降尺度模拟了3种代表情景(RCP4.5、 RCP6.0和RCP8.5)下的未来2046~2055年夏季气候变化情况,并驱动CMAQ区域空气质量模式模拟气候变化对O3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中国夏季边界层高度、温度均值和高温天数增加,相对湿度有所降低,近地面风速无明显变化.在气象要素的共同影响下,O3浓度在京津冀、四川和华南等地区呈现增加趋势,O3每日最大8 h滑动平均(MDA8)极值在不同情景下增幅为:RCP8.5(0.7μg·m-3)>RCP6.0(0.3μg·m-3)>RCP4.5(0.2μg·m-3).夏季MDA8超标日变化与高温天数变化有较为相似的分布,MDA8超标的发生与高温天...  相似文献   
993.
黄玥润  杨文  王秀艳  王雨燕  程颖  王帅 《环境科学》2023,44(9):4832-4842
为了评估淄博市涂装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对3个具有代表性的涂装行业:汽车制造涂装行业、木制家具涂装行业和金属表面涂装行业的8个典型企业展开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因子法核算企业的VOCs排放量,建立本地化排放因子,并与包括AP-42在内的国内外其他研究进行对比,评估企业排放水平;基于物料衡算法核算减排潜力;并采用显著性差异分析法研究各环节管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淄博市汽车制造行业VOCs的排放因子为4.38 kg ·辆-1,木制家具涂装行业的排放因子(以涂料计)为212.52 g ·kg-1,金属表面涂装行业的排放因子(以涂料计)为42.79 g ·kg-1;家具企业C的源头减排潜力及金属G和F的过程减排潜力能够达到50%以上;各环节管控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源头>过程>末端.  相似文献   
994.
刘静达  何超  赵舒曼  朱俊  汪巍  王莉莉  王跃思 《环境科学》2023,44(10):5392-5399
近年来,我国臭氧(O3)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在多地已超越PM2.5成为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气象条件,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对O3生成的影响极大.因此,厘清并量化不同区域温度和湿度变化对O3浓度的影响可为政府防治臭氧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实测日最大温度(Tmax)和相对湿度(RH)与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3-8h)的关系,发现臭氧污染严重的七大区域的O3-8h与Tmax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温度惩罚因子范围为2.1~6.0 μg ·(m3 ·℃)-1;O3-8h与RH呈非线性关系,RH为55%时O3-8h最高;不同区域对Tmax和RH的敏感度稍有不同,总体上最适合O3生成的气象条件为29℃≤Tmax<38℃且40%≤RH<70%.长三角、苏皖鲁豫和长江中游地区在Tmax≥35℃的极端高温条件下,O3-8h停止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长,反而出现下降现象,且往往伴随颗粒物浓度的小幅上升.这可能与部分前体物在水汽含量变高的情况下发生非均相反应及臭氧的非均相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臭氧(O_3)对生物活性炭(BAC)中微生物及出水消毒副产物(DBPs)的影响,以饮用水小试装置的O_3-BAC工段开展研究,系统分析在不同O_3浓度下的水质变化,溶解性有机物(DOM)特征,微生物活性和DBPs产生情况.结果表明,O_3对BAC过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升微生物对DOM的利用效率,但O_3浓度过高会导致出水中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SMPs)等有机物增加.当O_3浓度从0 mg·L~(-1)提升到2. 0 mg·L~(-1)时,BAC中微生物存活率从95. 10%降至62. 60%,但O_3将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使得微生物活性提高了62. 52%,BAC的生物过滤得到强化;当O_3浓度增加到4. 0 mg·L~(-1)时,微生物存活率降至49. 90%,同时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和SMPs增加,导致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和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生成浓度与不通O_3相比分别上升41. 93%和7. 18%,大大增加水体潜在危险.综上,合适O_3浓度有利于O_3-BAC对DOM的去除,O_3浓度过高会导致BAC过滤效果变差并产生新的DBPs前体物.  相似文献   
996.
对国内炼化企业RO浓水处理技术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液体零排放技术(ZLD)是解决RO浓水外排的最彻底手段,但高昂的设备投资与运行成本使其应用受限。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技术仍将是未来RO浓水处理的核心手段,发展趋势是提高臭氧/催化剂协同降解COD的效能,并控制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97.
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通过分析雾与霾产生的条件及产生机理,得出导致中国中东部产生雾霾的条件及原因是: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大气层结稳定、存在冷却条件及大量霾粒子。由于雾霾产生的条件中天气及气候因素目前人类难以控制,因此提出防治雾霾的关键是要控制目前受人类影响的霾离子的防治思路。结合国内外防治雾霾经验,提出中国防控雾霾的对策措施: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措施、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和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建立霾预警制度、制定应急方案、研发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998.
概述了讷河市城区噪声污染状况、发展趋势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改善城区声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市、揭阳市和潮州市3个代表性监测点夏季地面O3浓度的监测与评价,获得了该地区的O3污染状况,并分析了O3浓度与NOx、气温、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对该地区O3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受O3污染程度较轻,3个城市中汕头市的受污染程度最轻,其次是潮州市,污染程度相对略重的是揭阳市。O3与NOx浓度和空气湿度变化呈负相关,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更利于O3的产生和累积。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brute-force方法分析深圳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CMAQ模式能较好的重现模拟期间臭氧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深圳机动车限行造成机动车的排放源削减会提高深圳城区臭氧浓度峰值,数值一般在10μg/m3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