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832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120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1684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288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水资源供需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资源的有限性 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特点,人们通常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即生物资源(可更新资源)、矿物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和生态资源(恒定资源)。太阳辐射、热量、水分、风能、海潮等属于生态资源,这类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合理开发它们,发挥各地所长,可以永恒使用,即人们常说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水资源作为恒定资源之一,是由于水资源被开发利用后,并不导致它们在地球上的总储量减少。应该指出,对水资源来说,总储量的不变,只能是从全球的宏观角度出发,这里所说的水资源是广义的概念。广义地来说,海洋、地下水、冰川、湖泊、土壤水、河川径流、沼  相似文献   
72.
略论麦草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麦草的纤维特性与小麦苗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几年发展的麦草利用途径与评价,最后讨论了麦草综合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3.
利用2005-2019年OMI-OMAERUV L2气溶胶数据集,研究了近15年华中地区吸收性气溶胶指数(UVAI)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主导气溶胶类型,探究下垫面变化和人为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华中地区UVAI的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5-2008年UVAI波动下降,2009-2013年逐年增加并于2013年达到近15年来的最高值(0.767),2014-2019年逐年下降.2在空间分布上,UVAI整体由华中南部向北部递增,豫东平原、南阳盆地及武汉、长沙附近的城市群为高值区;UVAI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北低-南次之-中部高”的分布格局.3从季节变化来看,冬>春>秋>夏,冬季大部分区域由高值覆盖,夏季全境低值;气温、降水和UVAI均呈显著负相关;结合风场和压场进一步分析发现,加强源、较差的大气扩散条件和弱降水使冬季呈现大范围高值,夏季充沛雨水的冲刷作用叠加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得UVAI在夏季全境低值;气温、降水和大气扩散条件是导致UVAI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4一氧化碳指数(COI)与UVAI的季均和年均空间分布一致且随季节同步变化,冬季UVAI高值区域的COI值>2.8;华中地区的吸收性气溶胶为碳质主导.52005-2018年林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长21.1%、67.9%、2.3%,扩大了环境容量,提高了污染物的代谢速度;城市及建设用地面积增长14.3%,致使该类排放源逐年加强;UVAI与人口增长率和第一、二产业的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大气排放清单分析,工业源、居民源、农业源为人为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4.
潘琼  郭正  李欢 《环境科技》2007,20(6):32-33,36
实验研究了模拟含锰废水在三维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压及锰废水初始浓度对锰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填充活性炭与树脂的条件下,在低电压短时间内,充分提高填充粒子的利用率,达到较好的锰离子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5.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ozone-ceramic honeycomb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IntroductionAs a promising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for watertreatment ,catalytic ozonation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forthe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inrecent years(Legube , 1999) . Some studies showed that homogeneousand heterogen…  相似文献   
76.
水中天然有机物的臭氧强化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丽  张彭义  毕海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30-1635
研究了饮用水源中大分子天然有机物(NOM)的臭氧强化光催化降解,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和HCO3^-浓度对NOM降解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臭氧强化光催化过程中NOM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并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NOM的降解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强化光催化比单独臭氧氧化、光催化能更有效地降解NOM,同时增加臭氧投加量和反应时间才能有效提高臭氧强化光催化对TOC的去除率,而单独增加臭氧投加量可显著提高生物可降解性;HCO3^-显著降低光催化的降解效果,臭氧强化光催化能有效地减弱HCO3^-的不利影响;臭氧强化光催化过程中大分子NOM分解为小分子,SUVA值迅速下降,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矿化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臭氧衰竭比原先预料的更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大气清洁法案”要求2000年要完全清除致臭氧衰竭物质——氯氟烃(CFCs)的生产和使用。目前,世界各地积极开发CFCs的替代物,以加速转换。虽然已开发的氧氯氟烃(HCFCs)、氢氟烃(HFCs)等替代物与CFCs相比还有一定缺点,但最终一定会实现替代转换。  相似文献   
78.
79.
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我国总用水量的2/3左右,但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节水潜.79十分巨大。所以今年的“节水中国行”主题定为“农业节水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0.
芳香化合物的光催化-臭氧联用降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几种芳香化合物的光催化 臭氧联用降解。探讨了光催化 臭氧联用技术降解有机物作用机理,分析了芳香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 臭氧联用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都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而且符合表观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203#膜光催化臭氧的作用机理是催化臭氧产生了更多的高活性氧化剂,芳香化合物结构对其光催化 臭氧联用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