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814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1584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17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用处理实际生产中排放的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过程可破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苯环结构,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单独采用臭氧氧化法,在臭氧氧化柱进水pH为9、臭氧加入量为200m g/L的条件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98%;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用处理含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后废水COD稳定在50m g/L以下。  相似文献   
992.
以气浮—过滤预处理后的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臭氧氧化与Fenton氧化两种方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经实验验证:Fenton在pH为4,H2O2初始浓度为0.08mol/L,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10,H2O2与CODCr的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去除率达54.3%(CODCr100mg/L),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93.
水体中酮硝基麝香的臭氧氧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氧化水体中的酮硝基麝香,考察pH、H2O2等因素对降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初始pH能加快酮硝基麝香的氧化降解,当pH为12时,反应时间1 h,酮硝基麝香几乎完全去除,浓度为2 mol/L和5 mol/L的H2O2存在有利于O3分解生成·OH自由基,使得酮硝基麝香的氧化降解速率加快,当H2O2浓度超过5 mol/L,H2O2会成为·OH的清除剂,降低·OH利用率;无论O3单独作用和O3/H2O2协同作用,酮硝基麝香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酮硝基麝香氧化降解产物包括甲酸、二乙酸和硝酸根等,其中硝基从苯环上脱落降低了硝基麝香对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4.
孙永泰 《安全》2008,29(4):49-50
油料,尤其是轻质油料,因具有易挥发的性质,在收发及储运过程中,一部分油料蒸发的油蒸气消耗于大气中,称为蒸发损耗。据资料介绍,美、日石油的蒸发损失占年产量的3%-5%;前苏联每年由于油罐大小,损失近7%的轻质油品。目前,我国尚无权威性的统计数据,但据测定,  相似文献   
995.
高压电晕与臭氧联用对不同结构染料脱色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高压电晕与臭氧联用对活性艳红X-3B(单偶氮)、活性艳蓝X-BR(蒽醌)、活性黑KN-GRRC(双偶氮)、酸性红ARL(单偶氮)、酸性蓝BRL(蒽醌)、酸性橙AGT(双偶氮)和分散蓝2BLN(蒽醌)7种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显示,酸性橙AGT模拟废水的脱色速度较慢,而其他6种染料在15 min内都能完全脱色,这表明染料结构本身的差异决定了脱色效果;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优于酸性染料;蒽醌染料和单偶氮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明显好于双偶氮染料.  相似文献   
996.
探讨了有机物特性及中间产物H2O2在催化臭氧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物在自由基链反应过程中的特性直接影响催化臭氧化的降解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链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甲酸时,自由基引发反应可以明显提高甲酸的臭氧化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抑制剂作用的乙酸时,O3和Fe2+/O3对乙酸有着相似的降解效率。以上结果表明,自由基引发反应并不是臭氧化降解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另外,当臭氧化过程有H2O2产生时,必须考虑类Fenton反应对臭氧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欧盟臭氧污染监测现状及我国开展臭氧污染监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欧盟臭氧前体物排放及地面臭氧污染监测的现状,分析了欧盟重视地面臭氧污染监测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欧盟在地面臭氧污染监测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加强我国地面臭氧污染监测的必要性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广州市臭氧及其前体物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近地面在线监测、塔基点式梯度在线监测、地基雷达遥感在线监测等技术方法构建臭氧浓度立体在线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对臭氧浓度分布、传输及变化的分析研究。结合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现状,研究开展VOCs离线监测,完善VOCs在线监测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对广州市VOCs组分的分区分时段监测。上述监测系统业务化应用于广州市臭氧污染分布的长期监测,可为开展臭氧来源解析提供基础性的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999.
针对2019年4月22—26日昆明出现的臭氧污染过程,利用昆明空气质量数据、气象观测数据、NCEP及ERA5再分析资料,综合气象条件、天气形势、外源输送条件,分析本次污染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本次臭氧污染过程O3浓度呈“单峰型”变化,7:00—8:00出现每日的谷值,13:00—15:00出现每日的峰值.(2)高温低湿条件利于O3的形成,温度为24~29℃,相对湿度为15%~35%,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南风时O3浓度易超标.(3)此次污染过程中存在O3的水平和垂直外源输送,在天气系统的作用下,近地层静稳天气导致污染物的积累和生成,并利于将云南以西区域高浓度O3向昆明上空水平输送;平流层下层-对流层上层的垂直入侵使高层含高浓度O3的空气向对流层及近地层输送.(4)HYSPLIT后向轨迹进一步验证,污染过程外源输送的气团来源于云南以西的中低纬度地区,污染物浓度与气团移动路径及天气系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分析2015—2020年昌吉市O3-8h污染状况.结果表明:2015—2020年昌吉市O3-8h和O3-8h-90% 平均浓度为74、113μg/m3,整体呈上升趋势,相比2015年,2020年O3-8h和O3-8h-90% 浓度升高了19、27μg/m3,近4 a来昌吉市O3-8h-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