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我国乘用车内空气的污染现状,采用二次热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品牌的市售新车车内空气中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8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8种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除乙醛外均低于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的标准限值,ρ(苯)、ρ(甲苯)、ρ(乙苯)、ρ(二甲苯)、ρ(苯乙烯)、ρ(甲醛)、ρ(乙醛)和ρ(丙烯醛)范围分别为3.00~73.00、69.00~798.00、18.00~469.75、46.00~1 296.42、12.00~46.00、19.00~72.00、43.29~323.00和5.20~7.60 μg/m3. 致癌物质苯、甲醛和甲苯的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GB/T 27630—2011各自标准限值的66.36%、72.00%和72.55%;二甲苯质量浓度点离散程度较小,分布集中,其平均值为GB/T 27630—2011标准限值(1 500 μg/m3)的11.86%;ρ(乙苯)最大值为其标准限值的1/3左右;而ρ(苯乙烯)和ρ(丙烯醛)远低于各自标准限值. ρ(苯)和ρ(甲醛)对驾乘人员的健康均可能造成致癌风险. 对于男性职业司机,苯和甲醛平均浓度的致癌风险分别为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致癌风险基准值(1×10-6)的18.86和60.67倍,而二者对女性职业司机的致癌风险仅比男性降低了12.53%;对于男性普通驾乘人员,苯和甲醛平均浓度的致癌风险分别为基准值的2.83和9.10倍,女性略低于男性. 二甲苯平均浓度的非致癌风险是US EPA规定的基准HI(非致癌风险指数,取1)的1.78倍. 研究表明,为降低车内空气中有害物质对车内乘员的健康危害,需要采用环保的内饰材料,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2.
<正>概念由职业性接触致癌因素引起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目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有致癌性的化学品有:4,4'-二氨基联苯,可致膀胱癌;砷和砷化合物,可致肺癌、皮肤癌;石棉,可致肺癌;苯,可致白血病;联苯胺,可致膀胱癌;铍及铍化合物,可致肺癌;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可致肺癌;镉及镉化合物,可致肺癌;六价铬化合物,可致鼻癌和肺癌;煤焦油沥青,可致皮肤癌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硝基多环芳烃(NPAHs)污染特征与来源,利用大气主动采样技术采集44个环境空气样品,并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测定NPAHs浓度.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滤膜、PUF和XAD-2树脂,可以更高效采集到气态和颗粒态的NPAHs,准确表征环境空气中NPAHs的污染状况.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空气中ρ(∑18...  相似文献   
94.
基于umu遗传毒性效应的饮用水致癌风险评价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化学物质暴露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诱因,通过饮用水暴露导致的人类致癌风险在饮用水处理技术中日益引起重视.由于水中化学物质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准确地检测每个致癌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非常困难.为了控制饮用水的安全,根据DNA损伤诱导SOS反应而表达umuC基因这一基本原理建立的SOS/umu测试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饮用水遗传毒性的检测.论文建立了基于umu遗传毒性效应的饮用水致癌风险评价方法,并对北方某水厂饮用水的遗传毒性进行了umu测试,计算了该地区饮用水的致癌风险,提出了可能的饮用水遗传毒性基准值.结果表明,该水厂常规工艺出水的致癌风险均值为1.55×10-6,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深度处理工艺能有效地削减出水致癌风险均值至5.3×10-7,达到目前先进国家水质管理的要求,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样品中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的等当量浓度(TEQ4-NQO)0.0948μg·L-1可作为饮用水遗传毒性基准值。  相似文献   
95.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铅汽油添加剂MTBE的物理化学性质,环境化学行为,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和对动物的致癌毒理,并对其分析方法作了综述,指出了我国开展MTBE有关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6.
北京市某废弃化工厂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北京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五环路内的工厂将陆续搬迁,搬迁后的土地,使用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修复成本较高,是否对受污染土地进行修复,需要借助健康风险评价,以便确保人们的健康安全.运用美国的健康风险评价框架,对北京市某废弃化工厂场地进行了健康风险分析,计算了将该废弃场地用作居住用地对人类的健康风险指数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在场地内,分2次进行了3层土壤采样,共采集到80个样品.选取Cr、Zn、Ni、Pb、Hg、Cu、As、Cd、DDT、六六六(HCH)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P)11种超标污染物作为目标污染物,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按照美国EPA的方法,选取了95%置信上限含量进行风险指数的计算.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成人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5.85,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8.17,均超过了非致癌风险指数可接受值1.0,表明该化工厂场地对成人和儿童均有非致癌风险;对成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致癌风险指数为不可接受值(>1×10-4),对儿童,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和DDT的致癌风险为不可接受值(>1×10-4),其它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由于案例中的场地将被用作居住用地,建议对该场地进行部分修复.  相似文献   
97.
通过收集分析南京市2017年到2021各年内的SO2及NO2的日均浓度,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非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两种大气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2017年到2021年SO2与NO2的人群健康风险值均低于国际社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SO2与NO2两种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健康风险的影响要大于对老年人的影响,且对人群健康风险影响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3)男性人群的健康风险值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一定波动起伏,而女性健康风险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4)NO2对人群健康风险的影响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SO2对人群健康风险影响在四季内变化较小,总体上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此项研究成果为南京市大气污染暴露水平提供了一定参考,对今后评判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及不同暴露方式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进而推动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某电镀厂搬迁后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状况,运用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健康风险评价框架,对该电镀厂搬迁后污染场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在场地内共设置了34个采样点,采集了69个土壤样品,通过检测分析,检出11种重金属,采用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案)中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单项指数法对场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确定Cr、Cu、Ni、Zn为场地目标污染物,并对这4种目标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电镀厂遗留污染场地所有监测点位均存在致癌风险,其致癌风险主要是由Cr6+引起,且用作住宅用地时的致癌风险比用作商业用地的致癌风险更大,该场地大部分点位的非致癌危害指数小于1,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9.
佟瑞鹏  杨校毅  张磊  程蒙召 《环境科学》2017,38(10):4228-4235
为评价居民经手口途径暴露于被PAHs污染室外土壤和室内灰尘颗粒的致癌风险以及与之相关各个参数的重要程度,本文构建了经手口途径暴露于这两种颗粒物的概率风险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居民的致癌风险,探究了主要的风险来源及关键的暴露参数.结果表明,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所承受的风险较大;婴儿、成年人和老年人较小.婴儿致癌风险超过10~(-6)的概率为2%左右;幼儿和青少年超过10~(-6)的概率在5%左右,但不超过10~(-4);儿童超过10~(-6)的概率在15%左右,有0.1%左右的概率超过10~(-4);成年人和老年人超过10~(-6)的概率分别在1%和0.1%左右.室内灰尘颗粒是主要的风险来源,占91%左右;室内硬表面灰尘是室内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占65%左右.与致癌风险相关性最大的因素为:手口途径发生的频次(FQ)、灰尘颗粒中PAHs的等效斜率(PEFj)、灰尘在室内硬表面的含量(DSLHS)、颗粒物从手掌皮肤表面到口腔的转移率(SE)和灰尘在室内软表面的含量(DSLSS).  相似文献   
100.
于蔓 《环境》2012,(11):66-68
说到微波炉的辐射,很多人不禁谈虎色变。其实这一家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有时候不过是我们杯弓蛇影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