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黄杨科植物化学分类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杨科(Buxaceae)是有5属60余种植物的小科,系统位置较为复杂,本文讨论了黄杨科植物甾体生物碱成分的结构特征;以甾体生物碱作为化学分类学的特征物质。初步探讨了黄杨科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依据和系统位置;同时讨论了黄杨属(Buxus),板凳果属(Pachysandra,又称富贵草属)和野扇花属(Sarcococca)3属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结果基本上支持Takhtajan的黄杨科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02.
金沙河水库鲢、鳙生长特征及起捕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金沙河水库分别取鲢(〖WTBX〗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WTBZ〗)157尾、鳙(〖WTBX〗Aristichthys mobilis〖WTBZ〗)53尾样本,对其年龄组成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鲢、鳙均以3~4龄为主。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TBX〗WH=10×10-4L2.5135,WA=27×10-5L〖WTBZ〗2.8705。鲢、鳙的生长规律符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鲢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H=1121244[1-e-0.1544(t+0.1371)],WH=1418916[1-e-0.1544(t+0.1371)]2.5135;鳙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A=685382[1-e-0.396(t-0.3239)],WA=5101875[1-e-0.396(t-0.3239)]2.8705。根据此方程计算出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方程,并得出鲢、鳙生长拐点分别为583龄和300龄。与不同水库鲢、鳙生长比较,金沙河水库鲢比鳙生长快。并对金沙河水库鲢、鳙的放养和捕捞规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1海南椰子产业链的含义及基本模式1.1椰子产业链的含义海南椰子产业链是指立足于海南省的椰子生产优势,依托省内外市场对椰子系列产品的需求,集中资金、土地、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主要力量,以攻克椰子产品加工技术为动力源,发展椰子主、副产品的加工业,带动海南椰子种植业的发展,推动相关的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围绕椰子产品的链状生产,使相应的一、二、三产业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环环相扣,协调发展以获取最大的椰子生产的整链系统效益[1]。1.2基本模式海南椰子产业链的基本模式是:突破椰子的加工技术,创办加工…  相似文献   
104.
西域旌节花在不同环境下生长发育及某些生物学现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和调查了西域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状况,并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初步探讨,发现不同环境下的西域旌节花从腋芽的出现到枝叶的生长以及开花结果等在时间的先后和过程的长短上有所不同,植株在秋冬季落叶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株本身的高矮和大小以当地的荫蔽条件和水分状况等。西域旌节花表面上为两性花,实质为假两性花,对于某一具体植株来说,要么雌蕊能育,要么雄能育,但不可能两者兼之。尽管每一棵植株都有雌蕊和雄蕊。当雌蕊能育时,雄蕊却不育(无花粉);当雄蕊能育(有花粉)时,雌蕊则不育,花开过之后整个脱落,不同环境下植株结果的比例也不同,差异较大,西域旌节花的落果情况非常严重,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图版1表1参8。  相似文献   
105.
浮桥河水库的营养状况与水质调控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浮桥河水库总磷含量、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上、中、下游水体的总磷含量分别为0.072 mg/L、0.066 mg/L 和0.044 mg/L;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9.28 mg/L、6.51 mg/L和3.37 mg/L.夏季和秋季上游部分区域伴有大面积的“水华”,优势种类主要为微囊藻.浮游植物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2.80 g O\-2/m\+2.d、 2. 78 g O\-2/m\+2.d 和2.36 g O\-2/m\+2.d;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2.52 mg/L、1.25 mg/ L和1 .22 mg /L.浮桥河水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且上游已经富营养化.导致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外源营养物输入量的增加、大库鲢鳙放养比例失调、上游滤食性网箱放养结构的不合理和食鱼性鱼类的过度捕捞.建议在保持现有鳙放养量的前提下增大大库鲢的放养量和网箱内鲢鱼种的放养量、减少食鱼性鱼类的捕捞量、减少外源营养物的输入以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6.
为合理评估印染废水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太湖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为受试生物,印染废水分别用标准稀释液7346-2按照几何级数稀释成为100.00%、50.00%、25.00%、12.50%和6.25%的系列试验液,研究印染废水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印染废水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层次的3种生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对斜生栅藻24、48h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51.55±4.12)%、(20.40±6.27)%,对大型溞24、48h的EC50分别为(78.20±4.31)%、(53.10±1.88)%,对花(鱼骨)卵裂期胚胎、囊胚期胚胎、原肠期胚胎、初孵仔鱼和25日龄仔鱼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9.89±1.68)%、(25.95±2.14)%、(27.24±0.88)%、(19.61±2.21)%和(49.27±3.27)%.研究得出印染废水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1.96%,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其排放.  相似文献   
107.
应用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双酚A(BPA)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殖的影响,内容包括:2d的种群增长率(r),3d的混交雌体数/非混交雌体数(MF/AF)、混交率(MR)、雄体数/雌体数(M/F)、携卵雌体数/非携卵雌体数(OF/NOF)、受精率(FR),7d的休眠卵产量(RE)及2d的休眠卵孵化率(H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PA 0.5mg/L及以上浓度显著降低轮虫2d的r值(0.83~0.86);BPA对轮虫3d的M/F及OF/NOF无显著影响;但BPA 0.25~1.0mg/L显著降低MF/AF、MR, BPA 0.125mg/L及以上浓度显著降低FR(3.33%~15.33%)和RE(25.2~39.2ind/8mL); BPA 0.0625~1.0mg/L显著降低HR(8.0%~22.0%).因此,既然BPA对测试的轮虫生殖具有负面影响,为保护浮游动物,其在自然水体中浓度必须监控.  相似文献   
108.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平衡失调是渔洞水库水生生态系统失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文章立足工作实际,分析渔洞水库pH值异常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N、P的联系,pH值异常变化与藻类优势种群的出现以及藻类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鲢鱼、鳙鱼控藻利弊。分析认为:保护好渔洞水库水资源需要在水环境的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在水量和水质方面认真、彻底做好相关的工作,切实把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放在突出位置,把有效去除N、P等(特别是P)营养物质,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作为根本性任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实现平面场中主应变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首先建立主应变的是非线性传播测量模型,然后应用基于二阶TAYLOR级数展开理论的不确定度传播方法(LPU方法),开展平面问题中主应变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针对二种常用的应变花,建立以主应变为输出量、以应变花之三个方向测量应变为输入量的测量模型,并将二阶LPU方法应用于该模型。设计数值计算算例,以说明主应变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和方法,并与一阶LPU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当应变花三个方向的应变测量结果相近时,文中方法与一阶LPU方法获得的主应变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主应变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在数值上都大于应变花测量的不确定度。当应变花三个方向的应变测量结果相差较大时,文中方法和一阶LPU方法获得的主应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相差不大。结论特定情况下,主应变的测量不确定度值远大于应变花测量的不确定度,且与一阶LPU方法的评定结果有显著差异,二者可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