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3-PBA降解菌BA3的降解特性及基因工程菌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3-苯氧基苯甲酸(3-PBA)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BA3.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鉴定为鞘脂菌属(Sphingobium sp.).该菌株在60 h内对100 mg·L-1的3-苯氧基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99%.降解3-苯氧基苯甲酸的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52.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diversity of 2-, 3-, and 4-chlorobenzoate degraders in two pristine soils and one contaminated sewage sludge. These samples contained strikingly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mono-chlorobenzoate degraders. Although fewer cultures were isolated in the uncontaminated soils than contaminated one, the ability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to mineralize chlorobenzoate was widespread. The 3- and 4-chlorobenzoate degraders were more diverse than the 2-chlorobenzoate degraders. One of the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sewage sludge was obtained. Based on its phenotype, chemotaxonomic properties and 16S rRNA gene, the organism S-7 was classified as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The strain can grow at temperature from 4 to 37℃. It can utilize several (halo)aromatic compounds. Moreover, strain S-7 can grow and use 3-chlorobenzoate as sole carbon source in a temperatures range of 10-30℃ with stoichiometric release of chloride ions. The psychrotolerant ability was significant for bioremediation in low temperature regions. Catechol and chlorocatechol 1,2-dioxygenase activities were present in cell free extracts of the strain, but no (chloro)catechol 2,3- dioxygenase activities was detected. Spectral conversion assays with extracts from R. erythropolis S-7 showed accumulation of a compound with a similar UV spectrum as chloro-cis,cis-muconate from 3-chlorobenzoate.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we proposed that S-7 degraded 3-chlorobenzoate through the modified ortho-cleave pathway.  相似文献   
53.
在pH7.0的条件下,采用批量平衡方法研究邻苯二甲酸(PA)和苯甲酸(BA)在3种不同功能化碳纳米管(羟基化H-CNTs、羧基化C-CNTs和石墨化G-CNTs)上的吸附/解吸行为,并进一步探究共存BA对PA在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可对PA和BA在3种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数据进行较好的非线性拟合,其中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更好(Adj r2均达到0.88以上);3种碳纳米管对PA和BA的吸附能力大小均依次为:C-CNTs > H-CNTs > G-CNTs;解吸实验中,C-CNT和H-CNTs对BA和PA的解吸均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说明BA和PA在C-CNT和H-CNTs上的吸附有较强化学作用力的发生,而G-CNTs对二者的解吸曲线与吸附曲线几乎重合,不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这与G-CNTs表面缺乏官能团有关;当PA和BA共存在时,以PA为主要吸附质,BA为竞争吸附质,发现在H-CNTs和C-CNTs上,共存BA对PA为竞争作用,而在G-CNTs上,共存BA对PA起协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可见光照射下α-FeOOH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α-FeOOH为光催化剂,酸性桃红(SRB)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剂对SRB的降解,结果表明: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 SRB 浓度为1.2×10-5 mol·l-1,H2O2浓度为1.5×10-3 mol·l-1,α-FeOOH 为0.16 g·l-1,pH=7.05时,SRB的降解效果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RB降解产物为羧酸及胺类化合物.另外,采用苯甲酸荧光分析法间接测定体系中自由基的含量,表明此光催化降解过程主要涉及·OH历程.  相似文献   
55.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处理邻氨基苯甲酸废水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设计了微波强化Fenton氧化处理系统,以难降解的邻氨基苯甲酸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初始pH,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ρ(H2O2),ρ(Fe2+)及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和综合反应机理,确定了应用该系统的关键控制步骤. 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处理邻氨基苯甲酸生产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pH为3,微波辐射时间为6 min,微波辐射功率为850 W,ρ(H2O2)为50 mg/L,ρ(Fe2+)为1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60 g/L. 最佳操作条件下,出水中CODCr,色度和邻氨基苯甲酸的去除率分别为80%,85%和90%. 水处理费用约为4.2元/t.   相似文献   
56.
液相催化氧化降解聚苯乙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Co-Mn-Br三元催化体系液相空气氧化降解废旧聚苯乙烯(PS)的过程,采用GC-MS分析,得出了各主要降解小分子产物的结构,并结合一般烃类的液相催化氧化机理和实验结果对聚苯乙烯液相催化氧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采用液相催化氧化法降解聚苯乙烯的主要降解产物是苯甲酸,其收率随反应温度升高、助溶剂苯的添加和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通过降解条件的调整和优化可使苯甲酸的收率提高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57.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与负载相结合的光催化剂Ba/TiO2/MCM-41。结果表明:Ba/TiO2/MCM-41是一种比表面积高达341.2 m2/g的介孔材料,主要晶相为锐钛矿相,比P25有更强的紫外光吸收。将Ba/TiO2/MCM-41用于光催化氧化水中的对硝基苯甲酸,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对硝基苯甲酸初始pH为4、浓度为2×10-4mol/L时,紫外光照30 min后,对硝基苯甲酸降解率达到96.0%。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硝基苯甲酸降解前后的变化,发现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苯环上的硝基、羧基吸收峰逐渐减弱;对硝基苯甲酸首先被降解为一些中间小分子产物,随着反应进行,小分子物质也逐渐被降解。  相似文献   
58.
2009年,Thompson等人使用毛细管芯测渗计和氟苯甲酸(FBA)示踪剂,评估由粪便带来的17β-雌二醇在农田土壤中的持久性和转化途径.测渗计放置在0.61m左右的深度,示踪剂的回收率低表明测渗计功效差.FBA检测结果在  相似文献   
59.
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富集培养法从工业污水中分离到5个能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而生长的细苗菌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BJ1,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sp.)BY1,假单胞苗(Pseudomonasspp.)SJ1、SY1和SH1、测定了这5个菌株的底物特异性和抗菌素抗性其中BJ1菌株含有1个大质粒和2个小质位在最适培养条件下BJ1菌株对苯甲酸的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60.
用乙醇萃取了化妆品中的4种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实现了快速分离测定,并用色谱-气相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峰鉴定。分析时间为4min,方法回收率为90 8%~104 6%,检出限为0 5mg/L,线性范围为2~80mg/L,线性相关系数>0 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