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39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赵叶 《防灾博览》2006,(1):32-33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们的许多疾病是由于服用药物而引起的。即所谓的药源病。科学工作者认为凡药物都是利用其相互抵消,衰减内气而求得平衡。我国古代医学也认为,凡药就有味,凡味就伤气,凡药就有性,凡性就有衰气,所以,长期服用或大量服用某一药物而大伤阴气所带来药源病足人类健康的大敌。  相似文献   
92.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危害.为探究宁夏入黄排水沟中PPCPs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21种PPCP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入黄排水沟中目标PPCPs的总浓度范围在47.52~1 700.96 ng·L-1之间.其中,环丙沙星、对乙酰氨基酚、二苯甲酮-3和避蚊胺的检出率大于80%;检出浓度最大的5种化合物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避蚊胺、咖啡因、二苯甲酮-3和左氧氟沙星,浓度最大值分别为597.21、563.23、559.00、477.28和473.07 ng·L-1.空间分布上,排水沟中PPCPs的污染程度呈现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的分布特征,入黄口采样点PPCPs总浓度范围为124.82~1 046.61 ng·L-1.来源分析表明,宁夏入黄排水沟中磺胺嘧啶和土霉素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要来源于医疗废水,三氯卡班和三氯生来自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咖啡因和避蚊胺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入黄排水沟中双氯芬酸、西咪替丁、三氯卡班和三氯生的污染程度与区域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宁夏入黄排水沟中左氧氟沙星、双氯芬酸、吉非罗齐、二苯甲酮-3和三氯卡班表现为高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采样点PPCPs的综合生态风险表现为高风险.  相似文献   
93.
当前,甲型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抗病毒药物(ATVs)被大量使用,并通过各种污染途径不断排放到水环境中,已成为一类新污染物. ATVs能长期存在于水环境中,并表现出“假持久性”,使易感生物或病毒产生耐药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产生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 ATVs在废水和天然水环境中的浓度水平、环境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备受关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在水环境中ATVs的分析方法、迁移转化和风险评估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通过收集全球不同区域水体中ATVs的数据,对其污染途径、分析方法、环境存在、行为与风险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水中ATVs常用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其在地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与迁移转化行为,评述了其对环境水域生态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最后对其监测研究、风险识别和污染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化学品在实际环境中总是以组分繁杂多变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其混合物的毒性评估与预测一直是环境毒理学研究重点。在环境毒理学领域,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及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IA)是评估与预测化学混合物联合毒性的经典模型,一般认为CA适用于作用模式相似的混合物体系而IA适用于作用模式相异的混合物体系,但如何使用CA与IA一直存在争议。组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是在半数效应方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依赖于作用模式的用于混合物联合毒性评估的混合物毒性指数,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仅能定性地评估毒理学相互作用,也能定量地评估相互作用的大小,已在药物组合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已引起环境毒理学研究者兴趣。本文就组合指数及药物组合应用、进入环境毒理学领域、与CA及IA的关系、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述,以期推进CI在化学混合物毒性评估与预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环境介质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潜在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物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归,逐渐成为环境工作者和公众密切关注的焦点.这些物质特殊的物化特性及其被大量使用的现状,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由PPCPs使用所引发的风险问题正在成为当前学术界所面临的研究方向之一.欧洲和美国已经开始了对PPCPs的风险评估研究,中国研究者仅对某些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对PPCPs的潜在风险研究还呈空白.从PPCPs的物化特性及其对环境介质的影响入手,对其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国外PPCPs风险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开展PPCPs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仙人掌类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仙人掌类植物属仙人掌科(Cactaceae)。它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很广,在国外被广泛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效益。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满足不同人群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我国的仙人掌类植物资源,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对该类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作了初步的研究,供有关方面参考。 1、种类: 仙人掌类植物属仙人掌科。该科约有150属,2000种左右;在我国种类较少,多为引种栽培品种;近年来,我国引进的种类不断增加,已有500种左右。 2、分布: 该类植物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墨西哥…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测定地表水中19种磺胺类药物。通过乙酸乙酯超声萃取水样中的磺胺类药物,并用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优化了萃取剂种类和用量、超声时间、流动相的组成等条件。在优化条件下,19种磺胺类药物在0.1~4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方法检出限为0.02~0.80ng/L,平均回收率为73.5%~9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8.7%。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所需样品及有机溶剂少,适用于实际的分析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98.
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污染、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升高,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成为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PPCPs)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种类与应用情况、环境来源和污染水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物蓄积行为、环境降解行为和生物转化行为等3个方面,对人工合成麝香所具有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概述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激素毒性、遗传毒性效应、生理生态毒性、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人工合成麝香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最后,根据目前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有关重点研究内容的建议,为合理评价和降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白蚁对环境破坏程度,白蚁防治药物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后果;重点针对两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氯丹和灭蚁灵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其治理措施和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前,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了临床和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细菌耐药性问题,而细菌耐药性在环境中不断富集和传播扩散会通过食物网对生态安全及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蜜蜂作为最重要的传粉昆虫,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然而,蜜蜂近年来频繁暴露于抗生素、杀虫剂和杀螨剂等药物,而野外杀虫剂的大量使用被认为是导致世界各地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的关键因素。蜜蜂传花授粉的生物学特性使得蜂群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频繁的交流,可能导致蜜蜂传粉过程中蜂群与周围环境的交叉污染并发生细菌耐药性的传递。因此,蜜蜂可能成为生态系统中细菌耐药性传播的潜在“帮凶”。传粉蜜蜂介导下的细菌耐药性传播也将对蜂群健康、食品安全乃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环境污染物暴露对蜜蜂以及蜜蜂肠道耐药基因组的潜在影响,并详细阐述了传粉蜜蜂介导下的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总结了蜜蜂主要通过蜜蜂-蜜蜂、蜜蜂-植物以及蜜蜂-环境的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最后,探讨了蜜蜂介导的细菌耐药性传播对蜂群健康、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