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正>2013年12月16日ECHA向REACH候选物质清单中增加了7种高度关注物质(SVHC)。这些物质是:1)硫化镉,基于致癌性和关于其对人类肾脏和骨骼的影响的严重关注增加;2)3,3'-[[1,1'-联苯]-4,4'-二基双(偶氮)]二(4-氨基-1-磺酸)二钠(C.I.直接红28),基于其致癌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2.
从柴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1株降解菌HD-5,经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功能基因进行PCR扩增证实该菌株中含有双加氧酶基因nah.采用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修复含量为0.5%的自配污染土壤,综合比较了在不同修复方式下土壤中的降解率,修复过程中土壤FDA水解酶活和脱氢酶活的变化,以及运用定量PCR的方法动态分析了总细菌基因拷贝数和nah基因拷贝数.结果表明,在生物强化(B)、生物刺激(S)以及生物强化与生物刺激相结合(BS)这3种修复方式下,31 d后去除率分别为71.94%、62.22%和83.14%,BS组在修复过程中土壤FDA水解酶活和脱氢酶活明显高于另外两组,31 d后BS组土壤中总细菌基因拷贝数和nah基因拷贝数分别增长了约2.67×1011g-1和8.67×108g-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降解菌株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植特性,在生物刺激与该降解菌株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土壤中降解,这对此类污染生物修复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3.
目前,新型污染沉积物治理技术-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技术在中国鲜有研究和应用。选择3种炭质吸附剂为修复剂,对其表面性质进行表征,应用索氏提取、序列提取和半透膜被动采样法(SPMDs)分析方法评价了3种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和菲污染沉积物的效果。实验室模拟实验表明,掺混炭质修复剂3个月后和菲的SPMD富集量分别降低了35%~53%和33%~43%。现场实验表明:凉水河沉积物中的A2(提取剂为水与甲醇体积比1∶1)浓度降低45%~77%,说明炭质修复剂对和菲有较强的"固定"作用,炭质修复剂的加入能降低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草木灰治理效果强于2种生物质电厂灰,这可能是因为其比表面积大于生物质电厂灰。  相似文献   
20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以十氢为溶剂的干法纺丝工艺发展迅速,选择合理的方法对十氢储罐的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十氢储罐进行安全评价,分析表明采取安全措施补偿后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程度,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风险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5.
经急性毒性实验,得到对成体斑马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1.8 mg·L-1.在此基础上,设置5个浓度梯度:0、 1/6 LC50、 1/4 LC50、 1/3 LC50、 1/2 LC50,研究了在不同的暴露时间下(0.5、 1、 2、 4、、 14d),对斑马鱼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对非常敏感,在暴露0.5 d时就受到抑制或诱导.0.5 d后GPx活性整体上被诱导,只在第14 d时高浓度组(1/3 LC50和1/2 LC50浓度组)GPx活性被抑制;GST和GSH则总体上是低于对照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在2d后呈现先诱导后抑制;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在1 d后整体上受抑制.对斑马鱼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产生影响,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暴露于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的鱼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06.
利用农药对酯酶活力的抑制反应,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对游离的不同动物肝脏酯酶的酶活性。实验采用从动物肝脏中提取的粗酶液在水解后与显色剂固兰B盐作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95nm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猪肝中α-乙酸酯酶(α-NA Esterase)的活力较高,且对较低浓度的敌敌畏也有较好的灵敏度。鸡肝和鸭肝α-乙酸酯酶对敌敌畏浓度变化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207.
主要介绍了迫击炮弹烧毁的现状和流程,分析了典型迫击炮弹内部炸药的性质。并重点以53式82迫杀伤榴弹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烧毁的具体步骤。同时指出了迫击炮弹烧毁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处理好报废迫击炮弹的烧毁问题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8.
以水/载O3有机溶剂(全氟烷)为新型两相臭氧氧化体系,研究了臭氧在全氟烷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以水体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pH值、臭氧投加量、自由基抑制剂对两相臭氧氧化体系降解2,4-D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在全氟烷中有很高的溶解度和很好的稳定性;碱性pH环境有利于2,4-D的降解,随着水相初始pH的增加,2,4-D在水/载饱和O3全氟烷两相体系中的去除率明显增加;随着初始全氟烷载O3量与2,4-D物质的量比的增加,2,4-D总去除率明显增加;叔丁醇(20mg·mL-1)对两相体系中2,4-D降解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9.
萘胁迫对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及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SAP技术测定水稻(Oryza sativa L.)纯系品种‘日本腈’和‘松前’经染毒胁迫后,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水稻经胁迫后存在基于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改变的表观遗传变异;5-甲基胞嘧啶百分含量的变化无统一趋势或规律;全部检测到的1051个位点中,日本腈有16.56%发生了变异,相对于松前的12.08%具有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抗胁迫能力与基因型有关:松前强于日本腈;不同基因型及不同生长时期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异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以去甲基化为主(0.48%~10.41%),超甲基化较少(0.10%~1.92%),由此推测DNA去甲基化可能是植物抗胁迫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10.
普生(N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炎镇痛类药.本文研究了水中不同形态无机氮对普生及其两种重要的光解中间产物NP_1和NP_2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对于NP及产物的光解几乎没有影响,NO~-_2和NO~-_3对NP、NP_1和NP_2的光解均表现出抑制作用.NO~-_2和NO~-_3对NP的影响主要是光屏蔽效应,而对NP_1和NP_2光解影响的主导因素是由光化学环境中产生的·NO、·NO_2同·OH的竞争关系造成的间接抑制.光化学环境中·OH、·NO_2、·NO氧化NP_1和NP_2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垒呈现上升趋势(NP_1:7.0、21.2、54.4 kcal·mol~(-1);NP_2:34.5、47.1、70.3 kcal·mol~(-1)).活化能垒的差异表明,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生成的·NO_2和·NO将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这也诠释了NO~-_2和NO~-_3对NP_1和NP_2光解抑制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