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3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531篇
安全科学   328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1329篇
基础理论   242篇
污染及防治   147篇
评价与监测   297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对丙烯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及其空气采样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可以有效分离丙烯酸甲酯,丙烯酯乙酯,丙烯酸丁酯。直接采样分析方法简便易操作,定量准确,活性炭吸附采样可降低检出浓度,但采样时间不易把握,受解吸效率影响使该方法灵敏度降低。  相似文献   
52.
通过14年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采用连续自动采样实验分析方法,介绍了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连续采样监测技术及其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53.
大连湾沉积物中PAH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集大连湾附近海域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70-3558.88ng/g,平均值1152.08ng/g。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油类污染为主。其含量分布,大连港附近海域最高,东北部靠近大连湾煤码头航道测站次之,由西北和东北向南逐步递减,呈现出明显的两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54.
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对Cu(Ⅱ)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3.5小时;吸附量随pH的升高先增大而后减少,pH=6.0左右时达最大;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55.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形成原因;结合莆田市实例探讨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对PM10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M10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决定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PM10浓度的平均日变化规律呈现为典型的双峰双谷型,而年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当地气候年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56.
从自燃煤矸石中提取聚合铝铁(PAFC)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盐酸酸浸的方法从自燃煤矸石中提取聚合铝铁,对煤矸石的粉碎粒径、酸浸盐酸的浓度及用量、酸浸的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100g自燃煤矸石中,可提取19.85g固体聚合铝铁,成品的Al2O3含量33%、Fe2O3含量16%、盐基度70%。  相似文献   
57.
分析了排污总量监测过程中关于实施总量监测排污口的规范化,优化设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和采样方法,超标污染物判别与污染源监督监测的区别以及存在的同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8.
排放烟气中S02监测系统发展和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排放烟气监测系统发展和基本组成,分析了不同监测技术的特点,特别对S02的浓度测量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我国排放烟气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笔者自行开发并研制了低空( < 1 km) 分层降水和云水采集系统,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福建省厦门市和贵州省贵阳市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探讨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支持。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航空测量,目前国内外的类似研究中没有使用该系统进行样品采集的先例,因此该系统的开发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60.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酞酸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季度的大气中酞酸酯污染物的采样监测调查,证实了酞酯不仅存在于大气中,且浓度比较高,为531ng/m^3,是草原地区背景值(10-33ng/m^3)的16倍以上。根据调查表明,不同功能区中大气中酞酸酯(DNBP和DEHP)的浓度差异较大;相同功能区的不同季节,酞酸酯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酞酸酯浓度与大气颗粒物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冬、夏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