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91.
Montmorillonite (MMT) modified with chitosan (CTS, molecular weight = S x 104) was applied to remove heavy metal cations by using Co2+ as a model ion. An increase in MMT interlayer distance observ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indicates the intercalation of CTS into MMT.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omposite material of CTS and MMT (CTS-- MMT)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e mass ratio of CTS to MMT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TS-MMT. The highest adsorption value of 150 mg/g was obtained over the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CTS to MMT mass ratio of 0.25,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other studie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kineti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2+ was adsorbed over CTS-MMT in a multilayer model, and the chemical sorption of Co2+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rate-limiting step.  相似文献   
92.
富里酸-膨润土复合体对氟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富里酸-膨润土复合体(FA-BENT),研究了FA-BENT的基本性质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氟的吸附特性.XRD分析显示,FA-BENT中蒙脱石的(001)面衍射峰强度有所减弱,但其层间距没有明显变化,表明FA-BENT中富里酸主要包被在膨润土外表面.FTIR结果表明,FA-BENT膨润土的矿物组分主要与富里酸表面C=O、—OH等官能团结合,配位体交换、表面络合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低p H范围内,升高反应体系的初始p H有利于FA-BENT对氟的吸附;当初始p H上升至4.50以后,吸附量随p H升高而降低;FA-BENT对氟的吸附也受离子强度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极性"效应;FA-BENT对氟的动力学吸附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机制,受化学过程控制(R~2=0.999 2);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Langmuir模型对氟在FA-BENT上的吸附数据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R~20.994 9).热力学参数表明,FA-BENT对氟的吸附属于熵驱动的自发吸热反应过程[ΔH为32.57 k J·mol~(-1),ΔS为112.31 J·(mol·K)~(-1),ΔG为-0.65~-1.76 k J·mol~(-1)].  相似文献   
93.
以大气颗粒物成分中主要矿物相:石英、绢云母、钠长石和蒙脱石这4种高硅质矿物细颗粒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对A549细胞存活率、膜损伤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旨在对比分析几种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的毒性大小,并从颗粒物物理化学性质角度阐述其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几种硅质细颗粒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蒙脱石绢云母≥石英钠长石.细胞存活率与矿物颗粒样品的SiO_2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差,与Fe_2O_3含量存在较好相关性,Fe_2O_3含量越高毒性越大.高硅质矿物颗粒共培养环境中H_2O_2释放量与样品中Fe_2O_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蒙脱石组细胞受H_2O_2影响最大,石英和钠长石组细胞受粉体释放H_2O_2影响较小.所检测的几种高硅质矿物颗粒不同程度地造成细胞膜损伤,且均可触发A549细胞释放TNF-α或IL-6,进一步激发免疫反应的产生,但不同类型的高硅质矿物颗粒促发炎性反应不同.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的成分结构并不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唯一因素,粉体的外在形态、表面活性基团、溶解性、吸附和离子交换特性等对细胞的存活率、细胞膜损伤、液相自由基的释放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4.
中华鳖的性别决定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置了6种温度条件,对中华鳖卵进行了人工孵化,以探讨其性别决定机制。结果显示,温度条件能够影响子代性比(♂/[♂ ♀]),在24℃、27℃、31℃33℃、和35℃孵育条件下,子代性比出现明显偏差(P<0.01);在29℃条件下雌雄比例相近(P<0.05),为证实孵化的结果,还对中华鳖的染色体G-带型和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进行了分析,没有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的分化;PCR扩增Sox基因,亦未见有雌、雄个体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认为,中华鳖的性别决定属于温度依赖型(TSD)机制。  相似文献   
95.
一种制备白炭黑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常压下使蒙脱石结构彻底破坏,生成白炭黑的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自Maddox[1]发现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以来,我国对其发生发展的大尺度天气条件已有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在黑龙江省过去对暴雨天气的探讨很少涉及到MCC特征的分析.2006年8月10日,齐齐哈尔、绥化、大庆与哈尔滨市的西部县(市)及吉林西北部出现了雷暴及区域性暴雨甚至大暴雨,其中泰来1h的降雨量达到了105.3mm.通过对FY-2卫星云图、极轨卫星云图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此次黑龙江省西南部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由两个较典‘型的MCC造成,其特征与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相符:MCC发生在地面鞍形场中;MCC发生时对流层中低层有强烈的对流不稳定;MCC出现对流层中层500hPa的短波槽前;暴雨和雷暴天气发生区与MCC冷云相对应.  相似文献   
97.
微乳法制备Fe-TiO2纳米晶复合体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乳法制备铁掺杂TiO2纳米晶(Fe-TiO2)复合体, 通过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漫反射光谱(DRS)等对其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 以亚甲基蓝溶液(MB)为标准模拟降解物, 对Fe-TiO2, 纯TiO2和P25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e-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P25,原因是Fe掺杂不仅能抑制TiO2晶粒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绿麦隆、阿特拉津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敏苓  戴树桂  张平 《生态环境》2006,15(3):525-528
以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农药绿麦隆、阿特拉津对蚯蚓的单一和复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实验表明,绿麦隆与阿特拉津单独存在时,均对赤子爱胜蚓产生毒性。阿特拉津对蚯蚓的毒性大于绿麦隆,绿麦隆和阿特拉津48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89.64和43.33mg·L-1。复合毒性实验表明,绿麦隆与30mg·L-1和40mg·L-1的阿特拉津复合,其48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16.03和48.14mg·L-1。绿麦隆和阿特拉津的复合污染对蚯蚓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与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