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就水环境中pH对巨大拟阿脑虫Paranophys magna(纤毛门,盾纤目)种群生长的影响及后者的应答与适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虫体生存的pH阈值约为5-9.6,最适范围为7.0-9.0;pH对巨大拟阿脑虫的种群生长有显著影响,种群自然增长率及种群所达最大种群密度均随pH的不同而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2.
鱼藕共生生态工程增益减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工程原理 ,应用加环措施 ,在藕田套养泥鳅和黄鳝 ,作为生产、增益、减耗复合环 ,促进鱼藕互利共生。在完全不施农药的情况下 ,有效地防治危害莲藕的食根金花虫 ,达到藕鱼增产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的效果。实验表明 ,混套养泥鳅和黄鳝的效果最为明显 ,防治率和促藕增产率分别为 83 %~99%和 12 .7% ;单独套养泥鳅或黄鳝的防治率分别为 66%~ 90 %和 5 9%~ 85 % ,促藕增产率分别为7 6%和 2 3 %  相似文献   
53.
卤虫对毒物毒性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孵化好的 - 期卤虫为受试生物 ,实验研究了 As2 O3、Hg Cl2 、KCN、K2 Cr2 O7、苯、苯酚、六六六7种物质对卤虫的中毒阀值和 L C50 - 2 4h(L eathal、Concentration 5 0 - 2 4hours,2 4小时半致死浓度 )的测定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覆盖面宽、技术易掌握、所需设备不复杂等特点。  相似文献   
54.
通过海洋纤毛虫扇形游仆虫Euplotesvannus对水产养殖中常用药物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及鲁哥氏液的急性毒性实验 ,以几率单位法获得游仆虫对福尔马林及鲁哥氏液的 2h 12h的半致死浓度 (LC50 值 ) ,对前者的LC50 ,2h值为 85 .0 1× 10 -6,LC50 ,12h为 6 1.5 7× 10 -6;对于后者的LC50 ,2h为 90 .2 3× 10 -6,LC50 ,12h为 75 .36× 10 -6.在此基础上对 3种药物的作用效果及杀灭浓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扇形游仆虫对福尔马林的耐受力明显小于鲁哥氏液 ,同时显示 ,高锰酸钾是在养殖动物耐受阈内可迅速杀灭纤毛虫的理想药物 .图 2表 5参 11  相似文献   
55.
为揭示不同碳氮比对纤毛虫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及纤毛虫对碳源和能量来源的选择性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对海水养殖水体中 3种常见的纤毛虫原生动物 :扇形游仆虫 (Euplotesvannus)、海洋尾丝虫 (Uronemamarinum)和巨大拟阿脑虫 (Paranophrysmagna)在牛肉浸膏及梯度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种群增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数据分析表明 ,在牛肉浸膏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于纤毛虫种群增长影响显著 ,其中在 0 .0 5 gL-1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中 3种纤毛虫种群增长最佳 (P <0 .0 5 ) ,而在 0 .4 gL-1浓度时纤毛虫的生长繁殖均受到高度抑制 (P <0 .0 5 ) .这一结果显示 ,不同C N比对纤毛虫的种群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图 3表 3参 10  相似文献   
56.
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为一种小型木栖寡毛类,行无性繁殖,室内培养容易。铬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24hLC_(50)为3.55(3.16─3.90)mg/L,48hLC_(50)为1.88(1.77─2.01)mg/L。低浓度慢性试验结果为:无效应浓度(NOEC)为101μg/L最大可接受浓度(MAEC)为101─102μg/L慢性暴露10d后种群可恢复的最高浓度为210ug/L.对此种寡毛类作为毒性试验生物的可能性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57.
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毅  孙东 《环境保护》1997,(10):39-41
本文论述了运用现存植物、微生物、真菌进行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环境治理研究的新进展。对实施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为适应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和智能科学及数据技术的涌现,分析现代系统安全观点,并提出系统的分层安全模型,以应对系统安全及可靠性面临的质疑和变革。根据Leveson提出的学术观点,提出分层的系统安全模型。通过论述7个系统安全研究的新观点,提出系统安全的层级结构,分为社会层、系统层、技术层和运行层;建立系统安全的虫洞模型;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得到系统故障过程区划图和故障过程有向图,同时空间故障树理论也可用于该模型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不同转盘/转臂结构在离心载荷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方法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几种转盘/转臂给定工程结构在离心载荷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不同转盘/转臂结构随离心载荷的增大变形增大,随温度的正向变化变形量增大,随温度的负向变化变形量负向减小。结论同等载荷作用下的变形量主要由该种结构形式转盘/转臂材料分布决定。对比几种转盘/转臂结构可以看出,锥形辐射式加强筋转盘综合承载能力较优,可为工程选用。  相似文献   
60.
Fe2+S2O82-EDTA体系中自由基离子对啶虫脒的氧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环境中自由基离子对啶虫脒的共降解作用,研究了Fe2+S2O82-EDTA体系中啶虫脒降解的可行性,以及在Fe2+S2O82-EDTA体系中3种组分最佳配比条件下自由基离子和底物浓度对啶虫脒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2+S2O82-EDTA体系下反应360 min后啶虫脒的降解率达到58.25%,c(Fe2+)、c(S2O82-)和c(EDTA)对Fe2+S2O82-EDTA体系的氧化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试验对Fe2+S2O82-EDTA体系中3种离子的最佳配比进行优化,c(EDTA)、c(Fe2+)、c(S2O82-)分别为1.61、3.46、7.99 mmolL.Fe2+S2O82-EDTA体系中·SO4-和·OH等自由基离子的存在是引起啶虫脒降解的主要原因,中性条件最有利于自由基离子的产生并提高啶虫脒高的降解率.然而该体系中自由基离子的量是一定的,过高的c(啶虫脒)(200μmolL)对降解率有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