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414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724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针对燃烧加热地面试验设备存在的工质污染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燃烧加热污染空气对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飞行马赫数Ma=6.5,当量油气比ER=0.6为计算基准状态,分别对纯净空气和污染空气来流下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整机流场和性能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燃烧化学反应模拟采用了改进的H2/O2七组分八方程模型,湍流模型为标准的 k-ε模型,并采用直连式燃烧室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方法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纯净空气来流,污染空气来流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均有所下降。(2)采用酒精燃烧加热器的前提下,来流参数匹配静温、静压、马赫数时,发动机性能与纯净空气来流下的结果最为接近,而匹配总温、总压、马赫数时相差最大。(3)来流参数匹配总焓、静压、马赫数的前提下,采用氢燃烧加热器时发动机性能与纯净空气来流下的结果最为接近,而采用甲烷燃烧加热器时相差最大。   相似文献   
992.
在纯净空气与H2O/ CO2污染空气来流对比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H2O和CO2污染组分对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的影响,获得了试验手段难以得到的燃烧室流场参数和性能数据。完成了相应的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室二维数值计算,其中匹配了进口总温、总压、马赫数、氧气摩尔分数和工作当量油气比。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应试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燃烧室流场数据、性能参数分析了H2O和CO2污染的动力学影响、以及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总体上吻合,两种手段均体现了纯净空气来流时不同煤油当量油气比的燃烧室性能,并反映了一致的“污染效应”影响趋势;(2) H2O污染、H2O+ CO2污染的存在降低了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室性能,体现在燃烧诱导压升、燃烧效率、流向冲量增量的下降,而且随着污染组分含量的增加,燃烧室性能下降越加显著。   相似文献   
993.
尾矿库调洪演算的时变分析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指导尾矿库汛期防洪安全工作,基于时变分析理论,结合尾矿库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建立尾矿库调洪演算的时变分析模型,研究某尾矿库在2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标准下的调洪演算。结果表明:该尾矿库的最小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小于规范值;洪水过程线、库水位时变曲线和泄流量时变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时变规律特征;最高洪水位与最大泄流量滞后于最大洪峰流量0.5 h,库水位在洪水结束后12.8 h恢复到正常水位。该尾矿库的防洪能力满足规范要求,库水位时变曲线和泄流量时变曲线相对于洪水过程线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994.
某恒温间歇反应的热失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某恒温间歇反应冷却系统临界温度Tc并评估该反应体系的热危险性,基于间歇反应体系热参数的敏感性,探讨数值计算方法和选用4种反应热失控临界判据得到的不同Tc值。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反应体系的Tc为31.7℃,Semenov判据、Sliding判据、Da/St判据得到的Tc值分别为10℃,17℃和27℃;无量纲绝热温升B给出的结论是,在允许的工艺温度范围内,该反应对任意的冷却系统温度都处于难以控制状态。数值计算方法及各判据得到的Tc的较大差异性说明各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矩阵图方法对系统冷却失效的热危险性进行评估,得到不同Tc下风险可接受、有条件接受及不可接受对应的参数范围的物料累积度Xac与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θ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应用信息扩散原理,通过扩散函数对不完备信息进行适当的信息膨胀,建立观测样本和风险概率分布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信息扩散的城市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计算模型.并以某市新北区的安全生产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区域2005-2010年各年度建筑施工事故、火灾事故、工矿商贸事故的死亡人数和地区亿元GDP死亡率作为该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的...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安防行业逐渐步入应用市场细分的时代,安防产品也需要定制化、细分化。由于不同行业的环境、场景、用户购买实力不一样,对安防产品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银行柜台监控系统为解决纠纷,对DVR的要求为画质优先,可以清晰、完整地记录用户点钞过程;安保系统需要24小时实时监控,重点在于防破坏、联网报警的功能,所以对画面质量要求不是很高。初步统计,2010年一季度视频监控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率约为35%左右,在安防产品中约占据了50%的份额。安防产品的广泛应用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必将导致安防数据较快的增长态势,而当前存储介质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目前数据存储所需要的增长速度,因此新的存储——云存储将被探索发现。与此同时,由于现有的传统技术也无法满足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查询、分析、计算,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也将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供水管网的漏损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压力分区的漏损区域识别方法。通过虚拟压力分区降低漏损识别问题的维度,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真实漏损流量在管网空间中的分布,建立了各区域的漏损水量与漏损率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分为虚拟压力分区与漏损区域识别2个步骤:前者基于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将管网节点划分为空间位置邻近、平均自由水头相似、拓扑结构连通的不同区域;后者以区域比例系数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测压点处压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为优化目标,实现各区域真实漏损情况识别。基于Z市L镇供水管网8号分区设计小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对不同漏损工况识别的准确性。随后利用Z市L镇供水管网进行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管网节点划分合理,管网中漏损严重区域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以辅助大型供水管网的漏损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98.
为保障氢燃料动力船加注作业安全,基于FLACS软件构建模拟模型,将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泄漏方向、大气稳定度、风速等因素对氢燃料动力船岸基式加注作业泄漏扩散的影响,并基于模拟结果划定加注作业限制区域及警戒区域。研究结果表明:FLACS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大气越稳定,泄漏后的氢气云越难扩散;水平方向上,氢气云扩散距离随风速的增大先小幅增加后降低;垂直方向上,较高风速对氢气云扩散存在促进作用;建议水上加氢站的控制室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向内移动5 m以上;建议取沿船长方向125 m、沿船宽方向21 m、沿垂直方向24 m为包络线,设置加注限制区域,该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严禁任何形式的点火源。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地铁实体模型,开展了地铁火灾实验研究,测量了站台与站厅之间的楼梯处的速度和温度等火灾参数。同时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程序软件对地铁站台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铁站台和站厅连接楼梯处温度和烟气速度的变化趋势,并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控制烟气在地铁中的蔓延和组织人员疏散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糖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转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厂生产酒精过程产生的废水一般含COD10~12万mg/L,BOD56~8万mg/L,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极难治理。国内外提出过多种治理技术,但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太高,很难在实际的治理过程应用。近几年出现的冲灰水吸附技术在糖厂高浓度的治理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对该技术所涉及的有关计算数据,治理处理前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炉灰的物理、化学成分,废水减少量等参数未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并重点对糖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水膜除尘器中循环的有关转化利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对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水量平衡进行了测算,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为冲灰水吸附技术治理糖厂高浓度有机废水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