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除草剂硝磺草酮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硝磺草酮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硝磺草酮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比对照处理都有所升高,分别增加了22.6%~41.0%和3.4%~54.2%,且在硝磺草酮浓度为50mg/kg时达到最大.与之相反,尿酶活性则降低了12.0%~18.6%,但差异性不明显(P > 0.05).施用一定浓度的硝磺草酮激活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匀性和多样性都呈增长趋势,单孔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和利用速率均随硝磺草酮浓度增加而增大,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羧酸类、胺类和酚酸类利用率整体上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最大增幅分别达到5.3、1.0、4.4、3.2、0.2和6.8倍,但不同浓度硝磺草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的类型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
在不同比例空心莲子草粗根(TR)和细根(FR)分泌物均质化条件下,研究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TC)的等温吸附特征,并分析pH值、温度和离子浓度对TC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泌物均质化后黏土对TC的吸附符合Henry模型,FR均质化对TC吸附的促进作用比TR均质化更强,高岭土对TC吸附的增长幅度比膨润土更大;在pH值2...  相似文献   
86.
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机制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指出空心莲子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如无性繁殖、较强的表观可塑性、广泛的适应性、强大的抗逆性等密切相关,其次与生境的可入侵性、人为干扰等外在因素也息息相关。应将人工防除与化学、生物防除手段相结合,加强区域间管理,适时适地采取最佳防除措施。需加强入侵种空心莲子草与本地种的竞争关系研究,运用本地种防止其入侵。  相似文献   
87.
三维植被网预制草毯就其独特的立体网包结构,预植草皮象卷地毯一样整体起运到需要绿化防护的地点,又象铺地毯一样铺贴在需防护的区域,从而达到快速绿化的目的.笔者就其技术的实用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表1,参3.  相似文献   
88.
1,2,4-三氯苯对铜钱草染毒的毒性响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培铜钱草为材料,研究1,2,4-三氯苯(1,2,4-TCB)染毒引起植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毒性响应,并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各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改变探讨了1,2,4-TCB的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2,4-TCB(5、10 mg.L-1)处理后,铜钱草叶片各种生理代谢指标与1,2,4-TCB处理之间呈现一定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均随着1,2,4-TCB处理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随浓度增加而增加;SOD和POD活性随处理时间和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变化不明显.在10 mg.L-11,2,4-TCB处理4—6 d时,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达到最大.高浓度1,2,4-TCB(15、20 mg.L-1)处理铜钱草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且各处理组间也呈现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9.
90.
基于GIMMS NDVI3g(the third generation of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辅以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等方法,识别了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期间黄土高原生长季NDVI分别以0.019/10 a(P<0.01)、0.016/10 a(P<0.05)和0.057/10 a(P<0.001)的速率增加;2)除1999年以前林地外,所有植被类型的生长季NDVI均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2000—2013年尤为明显;3)黄土高原生长季NDVI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NDVI显著上升的面积分别占74.94%、24.26%和53.34%,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和中部地区;4)研究区未来生长季NDVI呈持续性和反持续的比重分别为33.32%和66.68%,其中持续改善和由改善变为退化的面积分别占31.08%和61.88%;5)2000年以后降水增多与生长季NDVI上升相对应,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建设对2000—2013年生长季NDVI增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