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3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在对2015—2021年郴州城区不同时间尺度臭氧(O3 )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气象因素对O3污染的影响,并采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对郴州城区O3污染传输路径及潜在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1 年郴州城区O3质量类别主要为优和良,比例达到98.9%,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呈波动上升趋势。O3的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相对于2015年上升了6.0%,年内变化呈现“M”双峰型特征,日变化呈现单峰单谷分布,峰值出现在14:00—15:00。O3质量浓度与日照时数及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O3质量浓度随风速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郴州城区O3污染在超标日期间以短距离输送气流为主,占比达89.7%,主要为东北方及南方气流。在本地西南部污染贡献较大的基础上,受区域输送影响明显,主要为广东省西南部及西北部、江西省西北部、湖北省中部的污染排放。针对郴州城区O3污染,须在严格控制本地污染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342.
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污染物本底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提出了现有污染源对各控制点的浓度贡献值应该包括污染源对各控制点的浓度值和控制点大气环境因子本底值等内容 ;并对大气污染物本底值及其计算方法提出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43.
于2019年10月15日~11月7日对上海大气中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PM2.5的化学组分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期间,华东地区遭遇了一次大范围的沙尘过程.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沙尘示踪组分和WRF-CMAQ 数值模拟,将观测过程分为4 个阶段:沙尘前、沙尘I(输送和滞留过程)、沙尘Ⅱ(海上回流和清除过程)和沙尘后.基于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44.
基于2005—2020年OMI遥感卫星O3柱浓度数据,结合河套平原23个国控点环境自动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数据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资料,探讨河套平原O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气象因素、传输路径和潜在来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河套平原O3柱浓度年均值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率为2.95%,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空间分布方面: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南部城市低于北部城市;(3)河套平原地区O3浓度与气温、日照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而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对O3浓度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4)基于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对河套平原地区污染严重城市鄂尔多斯市进行分析,发现远距离气流传输主要来自西北方向,近距离气流传输主要来自西南方向;O3主要潜在贡献源区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春季主要来自陕西北部与包头市,夏季主要来自陕西北部与山西西部,秋季主要来自内蒙古西部与宁夏银川市、陕西北部,而冬季则主...  相似文献   
345.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上海市PM2.5来源分布及传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后向轨迹模型,结合上海 PM2.5的浓度数据计算了2012年6月27日-2013年6月26日以上海为起始点的后向轨迹,并通过轨迹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来源区域对上海 PM2.5浓度的贡献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排放对上海的贡献最为显著;苏北、山东等地区的排放对上海也有较明显的贡献;来自海面的贡献总体低于大陆。所采用的轨迹多元回归分析法为 PM2.5的来源分布及传输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46.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时,为了在满足所需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需要对振型数量进行合理的选择,而振型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结构各阶振型对总体反应的贡献。通过数学推导,对振型贡献及振型数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振型参与系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能够反映结构振型贡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对这些参数的力学含义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相关证明;其次,对有效质量法、振型位移控制法等基于不同振型贡献标准的确定振型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其合理性和不足。本文研究对进一步理解结构振型贡献和振型数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