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0篇
  免费   844篇
  国内免费   2062篇
安全科学   1818篇
废物处理   128篇
环保管理   924篇
综合类   6937篇
基础理论   1039篇
污染及防治   459篇
评价与监测   857篇
社会与环境   359篇
灾害及防治   345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586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01.
建立了二氯甲烷萃取、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水中痕量乙酸乙酯和乙酸乙烯酯的方法.水样质量浓度为0 mg/L~2.0 mg/L,方法线性良好,乙酸乙酯和乙酸乙烯酯的检出限均为0.02 mg/L,RSD≤7.2%,平均加标回收率>93.0%.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地表水中总磷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着重讨论了空白实验,检测限的计算校准曲线的回归与检验,标准品的测定,空白实验的质量控制图等。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淮阴市城区内大气污染源调查及不同高度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监测研究,分析了淮阴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基本趋势。结果表明,市区大气污染与污染源分布及源强呈一定相关性,近地面的大气环境质量劣于高空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受大气稳定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兰州地区大气溶血菌的污染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地区采集761份样品中、分离出297株溶血菌,分为9个属。其菌数分布,以省建职工医院,街心花园和兰医二院较高,甘肃农业学林较低;春,冬较高,夏,秋较低;一年内3,4和元月分较高,7,8月份较低,一日内20时,8时和10时较高,凌晨4时,2时和深夜6时及下年16时较低,不同高度溶血菌的变化,以24m处为最高,12m处为最低。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仪征化纤厂热电厂现有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周围地区二氧化硫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的调查及浓度的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该厂二氧化硫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周围地区的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7.
为修复灌区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降低六氯环己烷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对内蒙古某灌域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50个土壤样品中六氯环己烷及其异构体的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表层土壤中六氯环己烷的分布状况。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检出率为96%,各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23.0 ng/g,平均浓度为4.4 ng/g。4种异构体含量平均值顺序为γ-六氯环己烷>δ-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α-六氯环己烷。灌域东北部和西南部残留浓度较高,并由这2个方向向中部地区逐渐递减,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分布受土壤黏粒量、不同种植种类和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虽受人类耕作的影响,但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8.
于2018年4—9月对泰州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开展现场观测,结合观测数据分析该市大气中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泰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平均摩尔比为45.1 nmol/mol,其中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占比为57.8%;受周边排放源和地理位置影响,下风向点位的VOCs测定值高于其他点位;VOCs月均最高值出现在6月,与臭氧月均最高值出现时间一致,7—9月气团出现老化,导致臭氧生成能力减弱;观测期间VOCs中甲苯/苯(T/B)比值范围为0.201 9~5.130 3,且大部分T/B比值2,说明溶剂、油气和液化石油气挥发等排放源对泰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现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体制机制、技术体系、应用支撑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十四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根据环境管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构建了包括村庄、区域和流域3个层次及涵盖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生态、污染点源和面源等监测内容的"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2014—2016年湖体水质中氮素质量浓度分析,结合出入湖总氮浓度、水量、湖体水生生态等影响因素,发现太湖水体中总氮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监测点位总氮为0.530 mg/L~5.51 mg/L,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时间上,总氮浓度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最低,且月均值变化曲线呈现出规律的正弦函数波形。空间上,总氮浓度大致表现出由西部湖区向东部湖区递减的趋势,呈现西部湖区﹥北部湖区﹥南部湖区﹥湖心区﹥东部湖区。要改善湖体水质,不仅要切断污染源,而且要加强水生生态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