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262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96篇
综合类   729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环境管理中的信息沟通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论、信息论的角度,探讨了违法排污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并分析了当前环境管理系统中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当前环境管理系统信息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复杂性是旅游目的地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的重要研究手段。论文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地为例,通过构建旅游联系强度模型,建立旅游地空间网络,并运用TOP网络空间分析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揭示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的复杂性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由中心城镇、乡村社区和特色园区共同构成的空间集聚单元,并体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性;2)旅游地网络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3)每个节点的前三名和前五名旅游联系强度网络(Top3和Top5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较大的集聚系数,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4)旅游地网络是典型的异配型网络,度-度呈负相关,而网络节点的集聚系数与其度值之间存在近似的倒数关系,因此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7.
在重大环境自然灾害下构建电网应急调度模型,确保电网畅通,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网格分割和功率相关性调制的重大环境自然灾害下的电网应急模型,利用多个独立的网格分布模式进行电网和电力资源调度,采用Small-World模型构建电网应急调度网络结构,结合电网传输电力资源的相关性特征构建电力数据权重分配机制,采用自适应分配方法进行电网输出的网格模块化分区,通过区域网格分割进行电网应急调度的最优化分块设计,根据功率相关性调制方法提高电网的输出增益,避免重大环境自然灾害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重大环境自然灾害下的电网应急调度,能提高电网的连通性,电网的输出增益较好,组网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宁夏对沙尘天气的监测及对沙漠化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沙尘暴监测网络,开展对沙尘天气的应急监测。宁夏作为沙源区和沙尘过往的主要通道,2002年全区共监测沙尘天气12次,沙尘粒径多分布在大于2 1μm。为防治沙漠化,宁夏积极寻求国际间合作,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划管封育、禁牧、把握人工降雨时机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对沙漠化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以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级标准作为训练样本,构造B-P网络模型对其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B-P网络对某地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进行评判、优选。并与其它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用于环境测点优选不仅原理直观,而且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4):251-253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