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8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植被生长和区域生态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辽河三角洲植被生态状况变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1995—2009年的NOAA/AVHRR NDVI和2009—2020年FY3/MERSI NDVI数据,通过修正拟合和S-G滤波法构建了1995—2020年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集。利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分析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NDVI时空分布特征,重点研究了水田和沼泽湿地的植被生态状况变化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上看,26 a间辽河三角洲NDVI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0.32%;NDVI年内呈典型的单峰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2)从空间变化上看,区域内NDVI呈西南—东北方向递增,最高值主要分布在水田区,次高值分布在沼泽区。(3)绝大部分水田植被逐年变好,且植被生态状况比较稳定,低波动变化区域占96.72%,未来植被生态状况将持续改善的区域占61.05%。(4)沼泽植被逐年变好的区域占97.67%,变好最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和双台子河口附近,且该区域未...  相似文献   
9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辽河水体中溶解性金属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辽河水体中几种主要的溶解性金属(包括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分析了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辽河水体中溶解性金属的平均浓度为Al>Cu>Zn>Cr>Hg>As>Pb>Cd,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水体相比,辽河水体的金属污染状况总体较重;辽河水体中溶解性金属的污染来源主要分两类: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工业综合污染源;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可知,采样点2(通江口)、3(三合屯)、7(朱尔山)的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采样点6(药王庙)的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综合污染源;基于PCA法的金属来源分析对辽河流域水体金属污染治理对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来自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消息,经过中国治黄人的不懈努力,黄河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恢复和改善。权威部门编印的《中国海洋公告》显示,黄河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已由2006年前的不健康恢复至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4.
长江口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和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长江河口拦门沙和水下三角洲及河口和邻近水域的水系和水团的特征,论述了河口混浊带羽状锋系的分布移动规律,并对河口拦门沙的物理,化学,生物及地质屏障效应作了评估。通过对泥沙分布,沉积率和沉积程序的研究,探明了河口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的泥沙交换和演变。根据以上所述,探讨了长江河口深水航道的选址问题,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概述了滇池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和泥沙冲淤趋势。在众多的三角洲中,以北部和南部泥沙淤积较为严重,对滇池的淤浅老化影响深远。据12个 ̄(14)C样品测试资料表明,在15.9-75.6cm/1000a之间,北部的沉积速率明显地大于南部的沉积速率。从滇池地域地壳的垂向变动幅度分析,整个滇池至今仍处于沉积速率(1.34mm/a)大于沉降速率(0-1mm/a)的状态之下,其泥沙淤积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7.
大辽河口及邻近海域BOD5与COD分布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5、6、7和9月对营口大辽河口及其河口邻近海域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调查,并就该海域的BOD5、COD数值和DO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中BOD5监测数值范围为2.66~8.76 mg/L,邻近海域监测数值的范围为0.55~6.80 mg/L,而河中COD的数值与邻近海域的数值差别不大,水期的不同BOD5和COD的人海量也不同,相同数值BOD5对河中DO的影响明显,对海域DO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8.
大辽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大辽河水系的3条干流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PHs)和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Hs总量分布范围为61.37~229.42 μg·g-1,PAHs总量分布范围为61.9~840.5 ng·g-1.石油烃含量远远高于已报道的世界其它河流和海洋沉积物中的含量,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石油烃污染严重;而与世界其它河流和海洋地区相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相对偏低.石油烃分布特征为太子河>浑河>大辽河;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为大辽河>太子河>浑河.烃污染来源诊断表明,石油烃污染以陆源植物和人为污染输入为主,多环芳烃污染以石油燃烧热解为主,工业和生活污水是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
根据2005年开展的海底地形调查资料并结合前人资料,对废弃的黄河口三角洲海区的海底地形特征及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近20 a来,本区海岸处于侵蚀状态,蚀退速率约在50~80 m/a之间,海底地形处于冲刷状态,5 m和10 m等深线向岸方向移动600~900 m.  相似文献   
100.
应用生态学理论对辽河三角洲湿地价值进行全面评价,运用市场价值法和影子工程法评价辽河三角洲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成果为人们从价值观的角度认识湿地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