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安全科学   1356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773篇
综合类   2495篇
基础理论   256篇
污染及防治   182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192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安宁市车木河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农村面源、农业生产和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车木河水库面临水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监察队伍建设;解决好水源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结合富营养化治理方法的比较,着重提出了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富营养化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坚持做到不收赃、不扰民、不脏乱,不污染,服务好,为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4.
鄱阳湖流域水文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性技术,也是我国达成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保障性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CCUS主要环节的技术流程,概括了我国CCUS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示范项目情况等多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CCUS技术的整体研究与发展水平。并根据我国能源供给模式、工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并阐明了我国CCUS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CCU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还从行业角度出发,将CCUS技术与油气、建筑、农业、化工多种重点行业结合,提出了具体可行、互促互利的CO2转化利用模式,为实现CCUS的商业化运行、保证CCUS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沉积岩芯10种金属元素全量与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和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重金属累积和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20世纪70年代之前,沉积岩芯中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为稳定;70年代沉积物中Al、Fe、K和Cr含量呈明显的峰值,与流域降水量增加及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等导致的细颗粒表土侵蚀输入有关;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降低,Al、Fe、K和Cr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As、Cd、Cu、Pb和Zn含量逐渐升高或较为稳定.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沉积岩芯中Cd、Pb和Zn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其中Cd污染最重,污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来保持在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Cd在西北部湖区含量较高,其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Cd、Pb和Zn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分别为95%、63%和48%,其中Cd以酸可提取态为主,Pb和Zn主要赋存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中;其余重金属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小于27%.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b和Zn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水平,Cd平均为中度污染水平,但在西北部湖区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基于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分别估算的表层沉积物中人为源Cd、Pb和Zn的含量较为接近(P>0.05),说明人为输入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于有效态中.综合沉积物质量基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及重金属赋存形态,表层沉积物中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表现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97.
康剑  王月雅 《中国安防》2011,(10):63-6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提升城市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管理手段的升级带来了新的解决路径,利用感知技术、物联网等手段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发展最大程度地惠及民众。此外,还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促进生态环境发展,不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因此,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南京、宁波等省市已经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中,希望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智慧城市有哪些具体建设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将为安防企业带来哪些机遇?本文对此做些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随着"平安城市"、"3111"工程等各项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城市视频监控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包括监控摄像机在内的各类网络监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给监控系统的维护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是解决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维护保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视频监控产品和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提出和推广应用,给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结合现代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99.
对同一截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的检测,提出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并比较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00.
任静  于鲁冀 《四川环境》2011,30(6):149-15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为此,原国家环保总局审时度势,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本文对“创模”考核指标的调整情况进行概括,从总体情况、所属行政区、所属行政区级别、面积4个方面对目前“环保模范”城市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对日后的“创模”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