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李红侠 《安全》2013,34(12):31-32
某厂成品油火车装车站台建设较早,主要包括1^#、2^#、3^#、4^#装车站台。灌装出厂的物料主要有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装车主要采用鹤管敞口上装车。年灌装、输送能力为280万吨,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82.
近日.笔者在基层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服务中遇到这样一个天然气建设项目.该项目名称为“液化天然气调峰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从天然气长输管道接出天然气.铺设1.8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到厂区;天然气净化装置、液化(制冷)装置、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  相似文献   
83.
王小兰  王雁  闫世明  岳江  郭伟  郝振荣 《环境科学》2022,43(7):3423-3438
对2017~2019年晋中盆地主要城市PM10和PM2.5逐时浓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晋中市和太原市颗粒物浓度主要分布特征;此外利用PM2.5逐时浓度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通过轨迹密度分析(TDA)、轨迹停留时间分析(RTA)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并对PM2.5逐时浓度资料和对应时刻风向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晋中盆地主要城市冬季PM2.5传输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颗粒物浓度整体水平高于晋中市,月、季变化特征类似,均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最高值出现在1月.晋中市受静稳型天气形势引起的颗粒物污染较受沙尘型天气形势导致的颗粒物污染相较太原市更普遍一些;颗粒物的分布呈现出晋中市中间值较多,太原市高值偏多、低值偏少的特点,冬季为晋中盆地PM2.5污染高发季节.晋中盆地主要城市冬季PM2.5传输通道均可分为4类:第一类通道沿太行山横谷传输,第二类通道为偏东南方向传输通道,第一、二类均为近距离传输通道,气团会携带较多...  相似文献   
84.
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应用聚乙烯管道输送城市燃气,我国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燃气管网基本上以钢管、铸铁管为主,很多老管网已经年久失修,急需更换。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聚乙烯管道在燃气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5.
王立群  高成凤  姚丹丹 《安全》2011,32(3):32+34
1事故概况2010年6月29日16时40分左右,辽阳某公司原油输送站1个30000m3原油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发生可燃气体闪爆事故,致使罐内作业人员3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6月,该公司原油输送站对1个30000m3原油罐进行清罐作业,该罐顶部设有3个通风口,下部设有2个人孔、1个排渣口。25日上午9时厂方采用0.3MPa压力的蒸汽进行蒸罐,持续时间77h,28日下午2点停止供应蒸汽,然后打开各罐孔进行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86.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空气污染输送指数和传输通量分析,针对2019年12月10~11日一次冷锋输送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霾期间高空500hPa以经向环流为主,伴随着高空低压槽引导地面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污染物浓度大值区也依次由华北地区移至黄淮、江淮地区.(2)冷锋过境前,华北至长江三角洲区域PM2.5浓度均有明显增涨;北京以偏南方向的污染物输入为主,济南以西北和偏东方向输入为主,南京则主要是偏北和偏西方向的输入.(3)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将北京站的污染物清除;而济南站则受高压底部偏东风回流的影响,PM2.5浓度维持在50μg/m3左右;冷锋推进至南京站时西北风已较小,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不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整个过程中,江苏本地污染物贡献占25.8%,江苏以外的污染物贡献占74.2%,以输送为主.(4)冷锋过境后,3站的边界层结构也略有不同,北京站的逆温层迅速被打破;济南站由于受海上暖湿平流影响,近地面由等温层变成逆温层;而南京站的近地面则由逆温层变为等温层.本研究揭示了在冷锋南下过程中,上游污染物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南北方站点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物变化和清除特征.  相似文献   
87.
肖致美  徐虹  李鹏  唐邈  陈魁  杨宁  郑乃源  杨文  邓小文 《环境科学》2019,40(10):4303-4309
2016年12月17~19日重污染期间,在天津市武清区高村开展车载系留气球颗粒物浓度垂直观测,并以观测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区域内PM_(2.5)传输通量.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期间,大气混合层较低,约200 m左右,PM_(2.5)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与混合层高度密切相关,混合层以下,PM_(2.5)浓度较高,垂直变化特征不显著,形成明显的污染层,混合层以上,PM_(2.5)浓度迅速降低并维持在降低水平.观测期间,粒径小于1. 0μm颗粒物浓度较高,粒径大于2. 2μm颗粒物浓度较低,近地层粒径为0. 777μm颗粒物浓度最高.颗粒物浓度粒径谱分布与相对湿度和混合层高度相关,高湿度和低混合层下颗粒物浓度粒径谱分布较宽泛.观测期间,PM_(2.5)在西南方向上的传输通量最高,占总传输通量的63. 3%,其中46~156 m和156~296 m高度之间PM_(2.5)传输通量最高.近地面300 m内PM_(2.5)传输主要以西南方向传输为主,300 m以上传输方向较分散.  相似文献   
88.
89.
利用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的安徽省寿县农田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观测期内CO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辐射分量通量、下垫面反射率、波恩比、能量闭合守恒、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CO2通量、能量分配受地表农作物长势影响明显,其中,水稻灌浆、成熟期,被稻田吸收的CO2通量最大可超过2 mg.m-2.s-1,潜热通量达到正的极大值。稻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吸收的CO2通量和释放的潜热通量均大于小麦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的对应量。较大土壤热通量对应于较低的土壤水含量。试验观测期的下垫面平均反射率为0.14。作物生长期,稻田表面潜热是下垫面吸收能量的主要消费者,小麦田表面潜热和感热相当。能量闭合率ε的变化范围为0.4~1。  相似文献   
90.
采用CanMETOP模型,模拟了2005年欧洲(去除前苏联所占区域)、印度、中国和前苏联4个主要的g-HCH土壤残留区域的g-HCH通过挥发、大气传输和沉积对中国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近地面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0~100pg/m3和1~10pg/m3.中国本地源对东中部和东北部的浓度贡献在90%以上,对东南部地区的贡献为30%~80%,印度源对该地区的贡献为10%~30%;印度源对西部的近地面浓度贡献在50%以上;欧洲源和前苏联源主要影响西北地区,贡献比例均在10%左右.中国本地源对东北区域的总沉积贡献最大(75%),西北区域和南部区域的总沉积均以印度源贡献为主,贡献比例分别为63%和67%.整个中国,年总沉积量为691t,贡献比例依次为印度源(55.1%),中国源(31.6%),欧洲源(3.6%),前苏联源(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