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522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ISO标准和美国EPA关于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测试的相关规定,并详细介绍了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2.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5,25(2):167-167
意大利Milan Polytechric公司、Pirelli公司和Bridgestone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轮胎橡胶化合物连续化绿色生产方法。该方法可取代传统的橡胶化合物批式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采动条件下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开裂-运动过程,利用自主开发的适于准静力计算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的连续-非连续方法,针对常村煤矿S6-7工作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首先,直接顶出现裂缝;然后,采场上覆岩层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下沉和离层;之后,直接顶垮落,其上岩层破断,并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下沉和离层,采空区局部闭合.此后,上述过程循环往复.2)将工作面煤壁前方和开切眼后方上覆岩层最大主应力大于0的最大范围定义为采动影响范围,通过分析悬露岩层长度和弯矩的变化解释了上述两部分采动影响范围的演化规律.3)通过分析工作面煤壁前方煤层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解释了该部分煤层破碎区尺寸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44.
建立连续流动注射间接测定空气中五氧化二磷的方法。空气中的五氧化二磷用过氯乙烯滤膜或滤筒采样,加入去离子水反应生成正磷酸,过滤、洗涤、定容后运用连续流动注射仪进行测定。优化了抗坏血酸浓度、硫酸浓度、钼酸盐浓度以及恒温室温度等影响显色的因素。最佳条件下,实际样品五氧化二磷加标回收率为96.0%~102%,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下;采样体积为300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1 6 mg/m~3。t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方法与现行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空气中五氧化二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广州某观测点春季大气样品中二NFDA1英日均浓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州某商住区楼顶开展为期1个月的大气样品连续采样,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测定了样品中17种毒性二 NFDA1 英(PCDD/Fs)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采样点位样品二 NFDA1 英I-TEQ浓度范围为0.094~1.34 pg I-TEQ/m3,样品日平均浓度相对偏差范围为3.2%~118.8%,6日平均浓度相对偏差范围为1.2%~60.1%,6日平均值更能较好地反映样品长期平均浓度。气象变化对样品中二 NFDA1 英I-TEQ浓度有明显影响,降雨后样品中的二 NFDA1 英I-TEQ浓度明显低于降雨前,降雨前或降雨中样品的二 NFDA1 英I-TEQ浓度与降雨后样品比值最高达到9.0,样品二 NFDA1 英I-TEQ浓度与PM2.5的线性相关性高于其与TSP、温度相关性,上述三者的r值和P值分别为0.637、-0.296、0.271和0.611、0.326、0.329。  相似文献   
46.
姚倩  彭党聪  赵俏迪  王博 《环境科学》2017,38(12):5201-5207
采用连续进水的进水方式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的Nitrospira富集培养并对其相关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器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2 mg·L~(-1)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富集出以Nitrospira为优势种属的活性污泥,其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N/VSS计)为48.72 mg·(g·h)~(-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itrospira占活性污泥总微生物量的75%左右,而Nitrobacter仅占总微生物的0.1%.此外通过对Nitrospira在20℃时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itrospira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温度修正系数τN为1.046,其基质半饱和常数KS和氧半饱和常数KO分别为(0.32±0.03)mg·L~(-1)和(1.52±0.09)mg·L~(-1).Nitrospira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及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7.
《环境科学》2013,(8):3063
2012年12月7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公布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名单.《环境科学》连续11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48.
《环境科学》2013,(6):2217
2012年12月7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公布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名单.《环境科学》连续11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49.
美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我国污染源监测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控制的基本和核心手段。发展至今,其内容发展相当合理和成熟。在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设计污染源监测方案、排污信息公开、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对于我国点源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soil degradation after the conversion of native forests to exotic Eucalyptus plantation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short-rotation forestry practice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The impacts of Eucalyptus successive rotation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evaluated by comparing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abundances, compositio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native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s and adjacent 1st, 2nd, 3rd, 4th generation Eucalyptus plantations. The conversion from P. massoniana to Eucalyptus plantation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ize and enzyme activities, and increased microbial physiological stress. However, the PLFA abundances formed "U" shaped quadratic functions with Eucalyptus plantation age. Alternatively, physiological stress biomarkers, the ratios of monounsaturated to 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Gram+ to Gram- bacteria, formed "∩" shaped quadratic functions, and the ratio of cy17:0 to 16: 1ω7c decreased with plantation age. The activities of phenol oxidase, peroxid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creased with Eucalyptus plantation age, while the cellobiobydrolase activity formed "U" shaped quadratic functions. Soil N:P, alkaline hydrolytic nitroge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understory cover largely explained the variation in PLFA profiles while soil N:P, alkaline hydrolytic nitrogen, and understory cover explained most of the variability in enzyme activity. In conclusion, soil microb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nder Eucalyptus plantations were strongly impacted by plantation age. Most of the chang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altered soil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understory cover associated with successive planting of Eucalyptus.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lantation age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plantation convers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disturbance for plantation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