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9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791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71.
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冬季大气降尘的沉降通量和粒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南京市的钢铁工业区、工业与居民混合区、交通干道、居民生活区、风景区、城市郊区等6种典型城市功能区,定期收集降尘并对冬季降尘样品进行了沉降通量的计算和粒度的测定。结果表明,2004年12月份到2005年3月份期间南京市降尘沉降通量在3.58~65.53 g/(m2.月)之间变化。不同功能区降尘中颗粒物的数量-粒度都呈单峰分布,峰值为0.05~0.20μm。体积-粒度呈双峰和单峰分布,其中工业区和工业混合区呈双峰分布,主峰为10~50μm,次峰为100~500μm;其他功能区成单峰分布,峰值为10~50μm。分析得出,城市内的正常降尘反映了沉积区域上空大气颗粒物的背景特征和区域人类活动与低空大气环流相互叠加作用对降尘事件的影响,而区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和交通的影响超过了大气环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72.
厦门海域大气中颗粒态硫酸盐的浓度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规律,其浓度大小为:冬季大于春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颗粒态硫酸盐的平均浓度估算为9.37μg/m^3,其中海盐源和大海盐源硫酸盐分别为0.89和8.48μg/m^3,硫酸盐在不同粒径颗粒物听分布呈双型:粗颗粒硫酸盐来源于海盐,而细颗粒硫酸盐则非来自海盐。利用所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的试样,测定了颗粒态硫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并估算了大气输入厦门海域的颗粒  相似文献   
973.
纳滤膜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膜生物反应器二级处理后的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操作压力、pH、运行时间和进水流量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对COD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为0.6MPa,pH为7是最佳运行条件,纳滤膜对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出水完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此外,实验还表明运行4小时后膜的性能就可以达到稳定,进水流量越大,膜通量和COD截留率也越大.文章最后探讨了膜污染的原因,并在膜通量降至膜初通量的16%时进行了水力清洗和化学清洗,结果表明水力清洗最大只能使膜通量恢复至膜初通量的40%,而化学清洗最大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974.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N2O产生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AIM乙炔抑制法,首次测试了我国典型草原土壤与N2O 产生相关的微生物参数,并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类型草原土壤N2O 产生的微生物过程和相关微生物菌群的季节变化,揭示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N2O产生是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的微生物过程,从而解释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N2O通量较低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的微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975.
976.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水汽通量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态因子之一,与湿地生态系统CO2净交换密切相关。本文在总结湿地生态系统CO2净交换与水汽通量变化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宏观上看,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CO2净交换与水汽通量之间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就微观而言,叶片尺度上的气孔行为是水分蒸腾和净碳通量这两个生理生态过程相互联系的纽带。最后,对湿地生态系统CO2净交换与水汽通量关系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77.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次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14:00~16:00,晚上0:00~4:00达到最低值。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生态种养期间甲烷排放通量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甲烷排放出现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水稻生长返青期、幼穗分化期,第1个峰值为15.813mg/(m2·h),第2个峰值为9.485mg/(m2·h)。其次在水稻分蘖盛期,甲烷的排放通量最高可达8.227mg/(m2·h)。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10.98m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1.46cmol/kg、1.25cmol/kg。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8.
吉林西部碱尘的通量与物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胡克  介冬梅 《生态环境》2004,13(2):191-193
选择吉林西部两个典型地区,抽样采集碱尘样品,根据实测结果对日常形成的碱尘进行了通量测定;依据两个采样点的自然地理状况和实测采样记录,提出了吉林西部碱尘具有两种源区类型的认识,即以大布苏湖为代表的萎缩湖泡型和以姜家甸草场为代表的草场退化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间和采样点的碱尘通量及源区特征,提出了吉林西部碱尘通量与风力条件、日照条件、pH值、物理性粘粒比例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地表物质粒级负相关。对碱尘元素分析结果表明,Ca、Na元素含量明显偏高,Fe、Al元素含量变化则较大;碱尘组成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a、Na、Fe、Al、K、Mg、Ti,与普通尘暴元素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9.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近年来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试验采用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城市工业区污水,并对该平板膜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介绍其污水处理效果。试验表明,该MBR在次临界操作运行的情况下,以通量13L(m2·h)运行33d后,膜污染非常严重,将平板膜取出清洗后改以8L(m2·h)恒流运行,在此后60多d运行时间内,MBR系统保持稳定。同时,系统对该工业区污水CODCr、BOD5、NH3N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95%、90%和98%以上,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只有50%~60%。  相似文献   
980.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了2003年太子河鞍山段三个监测断面的COD、氨氮、总磷、石油类等主要污染物通量相互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断面COD与BOD5、BOD5与石油类、氨氮与LAS、CODMn与总磷等污染物通量间均呈显著性相关,为寻找各污染物间的内在规律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